中央民族大学2026年旅游管理(MTA)专业硕士招生简章
一、培育方向
中央民族大学旅游管理硕士(MTA)项目致力于培育熟稔管理学与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人才。要求学员兼具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与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战略思维,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识别、剖析并解决旅游行业实际问题,最终成长为适配现代旅游业及相关领域管理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资格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及招生单位制定的体检标准。
4.学历与工作经验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取得本科学历后,拥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2)获得国家认可的高职(专科)学历或本科结业证书后,在公开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至少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达到与本科毕业同等的学力水平,且具备 5 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3)取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后,拥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三、培养模式
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为 3 年。
四、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涵盖基础课程、学位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跨专业选修课程五个模块。
五、证书授予
学员需在既定学习期限内,圆满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达标且学分修满,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或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批准后,将授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六、报名流程
报名工作包含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两个关键阶段。考生需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若选择 “中央民族大学” 作为报考点,需符合《中央民族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公告》中的基本要求。
1.网上报名时段
网上报名分为预报名与正式报名:预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3 日,正式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7 日,每日报名开放时段为 9:00—22:00。
2.报名平台及注意事项
(1)报名网址为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 “研招网”)。考生须仔细研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及中央民族大学发布的网上公告与通知。
(2)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记录。因未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导致无法考试或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3.网上确认要求
所有非推免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逾期不再受理。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依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及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并公布。考生需按照报考点要求,配合完成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的采集工作。
七、初试安排
1.准考证打印
考生需在研招网规定时间内,凭借网报用户名与密码登录平台,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须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试及复试时,须携带打印的《准考证》与有效居民身份证。请妥善保管网报用户名、密码及相关证件,避免泄露或丢失。
2.初试科目
(1)管理类综合能力,分值 200 分;
(2)英语二,分值 100 分。
3.初试时间
以教育部最终公布的安排为准。
4.初试地点
按照教育部及所选报考点发布的通知执行。
八、复试相关
1.复试时间与地点
复试环节计划于 2026 年 3 至 4 月在中央民族大学校内开展,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2.复试形式
通常采用面试结合笔试的考核形式。
3.复试内容
笔试主要考查思想政治理论;面试包含英语能力测评与综合能力考核等模块。
4.加试要求
同等学力考生参加复试时,需加试《旅游学概论》与《旅游地理学》两门科目。
5.资格审查与品德考查
复试阶段将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核查,同时考查思想政治与品德状况,不合格者将取消复试及录取资格。
九、录取规则
在教育部招生录取政策指引下,结合考生的思想政治与品德表现、考试综合成绩及身心健康状况,遵循择优录取原则确定录取名单。
1.档案与协议要求
(1)拟录取为 “非定向就业” 类别的考生,需在拟录取后按学校调档通知要求,于规定时限内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
(2)拟录取为 “定向就业” 类别的考生,在录取前须与学校及用人单位签署定向就业三方协议。
2.责任说明
考生因报考事宜与所在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协调处理。若因此导致无法参加复试或录取,学校不承担相关责任。
十、学费标准
学费为 24000 元 / 人 / 学年,按学年缴纳。
十一、其他须知
1.专项计划招生
2026 年 MTA 专业硕士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不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及 “双少” 计划的招生范畴。
2.就读校区
2026 级 MTA 新生的具体就读校区,以学校研究生院发布的通知为准。
3.考前相关说明
本校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课程,不指定参考用书,亦不提供历年考试真题。
4.个人事务处理
考生因报考与所在单位引发的问题,由本人自行解决,若因此影响复试或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5.资格审查机制
在招生全过程及入学后,学校将多次核查考生报考资格。对不符合规定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无论何时均按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6.政策依据
未尽事宜参照《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学校研究生院的相关通知执行。若学校公布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冲突,以教育部政策为准。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