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26年非全日制会计硕士与非全日制审计硕士招生简章
一、学院概况
平台架构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现设有会计学系、财务管理系、审计系、资产评估系 4 个教学组织,同时配套多个高水平科研机构,包括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智能化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德管理控制研究中心、税务会计研究中心、会计准则研究中心、资产评估研究中心、管理会计研究中心、财务管理研究中心等。学院基础设施完善,实验设备先进,数据资源充足,且构建了覆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具体专业设置上,本科阶段包含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审计学 4 个专业 5 个方向;学术学位硕士涵盖会计学、财务管理 2 个专业;专业学位硕士设有会计、审计、资产评估 3 个专业;学术学位博士包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3 个专业;专业学位博士仅设会计专业。目前学院在校生共 2564 人,其中本科生 1631 人,研究生 933 人。
学院沿革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组建于 1995 年 12 月,是国内首家由高等院校独立设立的会计学院。该校会计学科发展历程丰富,1981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 年成为东北地区首个会计学博士点单位。1997 年,该学科被评定为财政部重点学科;2002 年入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并在 2007 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22 年,学院恢复审计学本科专业;2024 年,东北财经大学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名单。此外,学院还承担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单位职责,同时是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秘书处的常设单位。
学科实力经过多年建设,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已实现 “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 的发展目标。在专业建设层面,2019 年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 年资产评估专业也跻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在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中,学校于 2018 年通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质量认证,获得最高级 A 级评价,并在 2023 年的再评估中继续保持 A 级认证。会计学与财务管理所属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 A - 档,且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显著进步。长期以来,学院为各级政府机构、各类高校、大型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及跨国公司输送大量会计领域高端人才,拥有卓越的社会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师资力量学院师资队伍实力强劲,现有专任教师 78 人,其中教授 26 人、副教授 44 人、博士生导师 17 人。教师团队中多人获得国家级、省级重要人才荣誉,具体包括:国家 “万人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教育部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特聘教授、教育部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青年学者各 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1 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 2 人、财政部全国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 2 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 1 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 10 人;“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1 人、辽宁省优秀教师 1 人、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 9 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1 人、辽宁省 “兴辽英才” 计划教学名师 2 人、“辽宁特聘教授” 2 人、辽宁省 “百千万人才工程” 百人层次人选 3 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4 人。此外,财务管理教学团队获评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师团队荣获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研究生导师团队入选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学院还两次获得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科研成果学院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构建并完善 “五位一体” 立体科研活动体系,该体系涵盖学术会议、会计与财务论坛、学术训练营、论文工作坊、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与专题讨论会,实现科研活动的常态化、高质量开展与全员参与。在优质科研环境与雄厚师资的带动下,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教师团队在《The Accounting Review》《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以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自 2019 年起,学院持续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累计发表数量位居国内会计学院第四位。同时,学院获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 60 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百余项。
教学成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处于领先水平。学院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24 项,并斩获首批 ACCA 年度教学成果奖。在课程建设方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8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7 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2 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8 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7 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 5 门。其中,《审计学概论》课程教学团队获评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团队入选辽宁省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在教材建设上,学院现有国家级规划教材 19 本,《中级财务会计》教材还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教师团队在教学竞赛中表现突出,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大赛特等奖等荣誉。近十年来,学院培养的研究生中,有 9 篇硕士学位论文获评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 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 篇会计硕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优秀学位论文。此外,学院有连续十批共 31 篇教学案例被推选为全国 MPAcc 入库案例,其中 6 篇获得 MPAcc 优秀教学案例奖;在已举办的十一次全国 MPAcc 学生案例大赛中,学院师生九次进入复决赛,共获得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8 项、三等奖 4 项。
二、招生项目介绍
1.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1)培养定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项目,旨在培育具备良好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拥有较强业务能力与数字化时代新思维,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战略意识、领导潜质、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最终造就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的高层次会计专门人才。(2)学制安排:实行弹性学制,常规学习年限为 2 年。
2.非全日制审计硕士(MAud)(1)培养定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非全日制审计硕士(MAud)项目,致力于培育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服务国家治理需求的 “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 卓越审计人才。(2)学制安排:实行弹性学制,常规学习年限为 2 年。
三、办学特色亮点
1.整合实践资源,深化协同育人学院积极与社会各界、行业机构及相关部门合作共建教学基地,其中 4 家基地获批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学院与核心实习实践基地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内容覆盖实践导师配备、实习机会提供、社会实践开展、科研训练指导、合作攻关推进、课程与案例开发、定制班项目运营、技术研发支持等多个维度,形成多层面、立体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并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2.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突破学院依托由东北财经大学等 9 所会计硕士培养院校联合发起的 “东北暨内蒙古地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盟”,推动区域内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机制与培养资源的共建共享,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深化、社会服务拓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3.探索精细培养,明确发展定位紧密结合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及现实挑战,学院不断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 “推陈出新”,以适应 “大数据” 等新兴业态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持续推进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多元化、交互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应用,切实提升人才精细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4.拓展第二课堂,构建立体培养学院通过导师讲堂、行业领袖论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以案例为核心开展专业探讨与实战互动,深入解读制度规范与行业政策,全面展现行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聚焦职业选择与学生成长。通过这些举措,增强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科学素养、法治意识与创新精神。同时,借助立体化培养机制,检验学生运用专业理论与知识体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社会评价与学生发展
学生综合价值显著提升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通过重返校园进行深度学习,进一步补充专业新知识,提升应对职场复杂环境的能力,成功进入更高层次的工作平台,有效促进自身职业发展与人才流动。
社会与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始终以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特点受到社会各界青睐,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财经管理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社会声誉广受好评。
五、招生专业与初试科目
会计专业(专业学位)(1)专业代码:125300(2)研究方向:03(非全日制)财务与会计精英人才(3)拟招生人数:75 人(4)初试考试科目:①管理类综合能力;②英语(二)
审计专业(专业学位)(1)专业代码:125700(2)研究方向:02(非全日制)审计高层次人才(3)拟招生人数:20 人(4)初试考试科目:①管理类综合能力;②英语(二)
六、学制与学费标准
会计专业(非全日制)(1)学制:2 年(弹性学制)(2)学费标准:总计 108000 元(按学制计算)(3)收费方式:按年度缴纳,每学年缴费金额为 54000 元
审计专业(非全日制)(1)学制:2 年(弹性学制)(2)学费标准:总计 80000 元(按学制计算)(3)收费方式:按年度缴纳,每学年缴费金额为 40000 元
七、报考条件要求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4.学业水平需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包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将自动失效。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截至录取当年入学前已满 2 年(含 2 年)的人员;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需符合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具体学业要求,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员。
此外,在校研究生报考前须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八、报名流程安排
报名工作分为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两个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1.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预报名阶段为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3 日,每日 9:00-22:00;正式网上报名阶段为 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7 日,每日 9:00-22:00。
(2)报名平台: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 “研招网”),仔细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及学校发布的网上公告要求完成报名操作。
2.网上确认
(1)确认要求:所有考生均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平台,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具体确认时间以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安排为准。
(2)注意事项:网上确认的具体流程及相关要求,需遵照考生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执行。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相关手续。
九、考试组织安排
入学考试包含初试与复试两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1.初试
(1)考试时间:2025 年 12 月 20 日至 21 日,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最终公布的安排为准。
(2)考试地点:由各省市报名点统一安排,考生需以报考点通知为准。
(3)考试科目:会计(125300)、审计(125700)两个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初试科目均为①管理类综合能力、②英语(二)。
2.复试
(1)组织主体:复试工作由东北财经大学统一组织安排,具体考核要求以学校发布的复试办法为准。
(2)特殊要求:以同等学力身份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除参加正常复试外,还需额外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3)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会计硕士:需考核《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陈立军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1 年第 7 版)与《财务管理》(任翠玉、宋淑琴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2 年第 1 版)。②审计硕士:需考核《审计》(刘明辉、史德刚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2 年第 8 版)与《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陈立军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1 年第 7 版)。
十、录取原则与要求
1.录取原则: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具体录取细则以学校发布的年度录取办法为准。
2.录取类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
十一、授课方式说明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与非全日制审计硕士(MAud)项目,为学生提供周末班与集中班两种授课方式选择:
1.周末班:授课时间安排在双休日,便于在职考生平衡工作与学习。
2.集中班:每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授课时长约 5-7 天(全天授课)。
此外,两种授课方式均在校本部开展,学校寒暑假期间正常休息,不安排学生住宿。
十二、招生咨询渠道
考生可通过关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官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招生相关信息(具体公众号二维码可参考学院发布的相关物料)。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