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前身为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坐落于河北省廊坊市,1978 年正式建校,办学初期曾相继归属第八机械工业总局、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等部门管理。1999 年调整管理体制,划转至河北省,实行 “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的模式。作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且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共建的全日制公办高校,学校不仅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还是河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同时获评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校、党建示范校、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等称号,兼任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会长单位与航天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两弹一星” 功勋孙家栋院士 —— 这位著名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及 “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总占地面积达 1600 余亩,设有廊坊市区东校区、西校区及固安校区,现有建筑面积超 43 万平方米,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集中在廊坊市区东、西两校区。学生公寓实行标准化管理,环境整洁有序,配套设施完备,所有宿舍均接入互联网,学校因此获评国家级学生公寓先进单位。
全校教职工总数达 110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400 余人,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逾 1000 人。学科建设方面,设有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统计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以及 “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 等 8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法、文、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包含 2 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军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1 个省国防特色学科(“飞行器设计”)、1 个省级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 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另有 2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6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 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 个省部共建高校重点实验室、2 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 个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2 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各类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共计 29 个。
目前学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普通本科在校生合计 16000 余人。自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 8 万余名,其中近 2 万名毕业生投身航天系统,学校多次荣获 “航天人才贡献奖”“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始终稳定在 90% 以上,就业质量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一、报考条件
我校 2026 年硕士研究生初试采用全国统一考试方式(考试方式码:21),报名考生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端正,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及我校规定的体检标准。
4.考生学业背景需满足以下任一情形: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类型)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我校另行明确)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自动失效。
(2)已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 2 年(从毕业后至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及以上,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取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员。
在读研究生报考前须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名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EM 代码 125601)的考生,除符合上述第 1-3 项条件外,还须满足:
(1)大学本科毕业后拥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2)或获得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本科结业后,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且具备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3)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拥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6.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须按要求完整填写定向单位相关信息。
7.工业设计工程专业(085507)自命题科目不涉及画板及非常规考试用纸,考试时长不超过 3 小时,对考生报考点选择无特殊限制。
二、报名流程
报名包含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两个必备阶段,所有考生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逾期不再受理。
(一)网上报名
1.报名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 “研招网”)。
2.报名时段:
(1)预报名: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3 日;
(2)正式报名: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7 日;
每日开放时间为 9:00—22:00。
3.报名须知:
(1)考生须准确填报个人学习经历,提交真实材料,尤其要如实填写毕业专业名称(含代码)、本人身份证号及身份证有效期起止时间。
(2)报名期间将自动校验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考生可登录研招网查询校验结果。建议考生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登录 “学信网” 自查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网上校验的考生需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核验。
(3)符合国家 “初试加分政策” 或其他照顾政策(详见《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未按规定申报者不享受相应政策。
(二)网上确认
1.考生须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确认后信息一律不予修改,因填写错误导致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2.考生应充分了解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合理填报志愿与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要求导致无法完成网上确认、参加考试或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3.考生须保证网报信息准确、材料真实,因信息错误或材料虚假造成的后果自行承担。
4.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应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及我校官网,主动了解考试安排并配合相关工作。
三、初试安排
(一)考试时间
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定于 2025 年 12 月 20 日至 21 日举行,具体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二)注意事项
考前 10 天左右,考生可凭研招网用户名及密码登录平台,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 A4 幅面白纸单面打印,正、反两面在考试全程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与复试。
我校所有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四、招生专业、学制学费及就业方式
(一)招生专业
001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085500):不区分研究方向,工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0):研究方向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工学学术学位,全日制;
工程管理(125601):不区分研究方向,管理学专业学位,非全日制。
002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085400):研究方向含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工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电气工程(085801):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
003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125300):不区分研究方向,管理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物流工程与管理(125604):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
004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085901):不区分研究方向,工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085906):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
005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技术(085404):不区分研究方向,工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人工智能(085410):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
统计学(071400):研究方向为数据科学与统计应用,理学学术学位,全日制。
007 外国语学院:
英语笔译(055101):不区分研究方向,文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008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085601):不区分研究方向,工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009 文理学院:
统计学(071400):研究方向含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理学学术学位,全日制。
010 航空宇航学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0):研究方向含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工学学术学位,全日制;
航天工程(085504):不区分研究方向,工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011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078700):研究方向含遥感信息工程、遥感应用技术、遥感经济统计,理学学术学位,全日制;
电子信息(085400):研究方向为遥感与空间信息工程,工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012 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工程(085507):不区分研究方向,工学专业学位,全日制。
注:研招网报名系统中填报的研究方向仅作为意向参考,最终研究方向由培养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及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结果确定。
(二)学制与学费
1.学制:2026 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学制统一设定为 3 年。
2.学费标准:
全日制学术学位:8000 元 / 生 / 学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7000 元 / 生 / 学年;
非全日制工程管理(125601):15000 元 / 生 / 学年。
3.住宿费:原则上为 800 元 / 生 / 学年,实际费用以入学后住宿安排为准;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提供住宿。
以上费用标准最终以省级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为准。
(三)招生计划
2026 年国家尚未下达正式招生计划,研招网报名系统显示的拟招生人数仅作参考。实际分专业招生计划将根据 2026 年 3 月国家下达的计划进行分配。
(四)就业方式
1.定向就业:考生须在录取前与我校及定向用人单位逐一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毕业后返回定向单位工作。定向就业研究生人事档案可不转入我校。
2.非定向就业: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须将个人人事档案调入我校,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档案转接的,不予办理学籍注册。
注:考生因报考与所在单位产生的纠纷由本人自行处理,若因此影响复试或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就业政策如有调整,以国家最新规定为准。
五、复试与录取
1.我校将依据教育部划定的 “一区” 对应专业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当年生源质量及招生计划额度,确定复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条件。
2.复试采用差额形式组织,差额比例通常不低于 120%;若合格生源不足,则按实际合格人数组织复试。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须按我校规定时间参加复试。
3.复试前我校将严格审查考生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及成绩单)、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材料原件及报考资格,不符合要求者不得参加复试。
4.复试内容涵盖英语测试、专业课考核、技能测评等。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额外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采用笔试形式,每门满分 100 分,且不得与初试科目重复。加试成绩不纳入复试总成绩核算,但任一科目不及格(低于 60 分)即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的自考及网络教育考生无需加试。会计硕士(1253)、工程管理硕士(1256)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安排在复试阶段,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5.复试具体内容、形式及流程将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6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中明确,并于复试前公布。
6.考生申请调剂前,应全面了解我校调剂政策及相关专业在培养模式、奖助体系、就业要求等方面的差异。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须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参与调剂录取,我校将综合考量考生初试成绩与复试表现确定拟录取名单。调剂相关政策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教学部官网及研招网通知。
六、奖助政策
我校整合国家拨款、省级资助、学校自筹及社会捐赠等资金,构建了涵盖 “奖、助、勤、贷、补” 的全方位研究生奖励资助体系,支持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具体包括:
1.国家助学金:6000 元 / 生 / 学年,发放对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者除外);
2.国家奖学金:20000 元 / 生 / 学年,名额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标确定;
3.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8000 元 / 生 / 学年、二等奖 5000 元 / 生 / 学年、三等奖 2000 元 / 生 / 学年,按学校评选办法执行;
4.各类社会捐赠奖学金:根据具体捐赠方要求及评选通知执行;
5.其他资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助管岗位津贴、应急困难补助,以及导师提供的助研、助教岗位补贴等。
详细实施细则请查阅当年学校发布的正式文件。
七、其他事项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可通过我校研究生教学部官网查询,考生请及时关注网站通知。
本章程未涵盖的事项,均依照教育部发布的《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5 年 10 月 09 日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