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报考点公告
根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相关要求,为便于考生全面掌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报考点(代码:1165)的报名及考试事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基本资格要求
1. 考生须严格符合《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的报考条件,同时满足所报考招生单位及1165报考点的专项要求。
2. 考生务必认真研读报考单位及所选报考点的报考条件与政策要求,审慎选定报考单位和报考点并填报志愿。若因不符合报考条件、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或未按要求提供必备材料,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参加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所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安排
1. 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确认”两阶段模式。所有考生均需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完成信息填报、初试费网上缴纳,并按照所选报考点公告要求完成网上确认流程。
2. 报名时间安排:
(1)网上预报名:2025年10月10日—13日,每日9:00—22:00;
(2)网上正式报名:2025年10月16日—27日,每日9:00—22:00。
三、1165报考点考生接收条件
1165报考点仅接收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考生需精准匹配自身情况:
1. 报考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或中国地质科学院,且就读院校位于北京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毕业生)及第二学士学位考生。其中第二学士学位考生须提供二学位在读证明及所在学校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2. 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单独考试的考生。
3. 报考北京市以外招生单位(军事院校除外),且就读学校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
4. 报考河北省招生单位(军事院校除外),就读学校位于北京市,但该校未设立硕士研究生报考点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5. 报考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或河北省招生单位(军事院校除外)的非应届考生,须满足户口或工作所在地为北京市的条件。具体佐证要求:考生需持有北京市户籍,或在报名当年1月至9月期间,在北京市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补缴记录无效)。
6. 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院校未设报考点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艺术类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若报考北京市以外招生单位,且报考专业为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1257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可选择1165报考点。其中非应届考生须满足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的条件,即持有北京户籍或提供报名当年1月至9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基本养老或医疗保险证明(不含补缴)。
特别提醒:考生须仔细查阅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相关规定,1165报考点不接收北京教育考试院要求选择其他指定考点的考生。报名期间,若1165报考点报名缴费考生达到容量上限,北京教育考试院将关闭该考点接收报考京外招生单位考生的报名功能,请考生密切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实时信息。
四、网上报名具体要求
1. 身份信息规范:网上报名(含调剂)时,考生必须使用当前有效身份信息报名,曾用名、曾用身份证号等均视为无效身份信息。若考生使用无效身份信息报名、填报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证明,一经查实,无论何时均取消其报名、考试及录取资格。
2. 信息填报与修改:根据《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要求,考生填报时须认真核对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考试科目等关键信息。报名期间可修改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名考生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截止后,所有信息一律不得修改。需重点注意:“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三项信息提交后,无论是否支付初试费,均不可直接修改。确需修改的,须在报名截止前取消原报名信息,重新填报并缴纳初试费。逾期不再补报,也无法修改信息。
3. 考试方式与报考类别选择:报考单独考试相关专业的考生,考试方式须选择“单独考试”,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其他专业考试方式均选择“全国统考”。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全日制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报考类别”一律选择“定向就业”,网报时需如实填写定向就业单位信息。
4. 第二学士学位考生专项要求:在北京市高校就读第二学士学位的考生,报名时需提供二学位在读证明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无需提交户籍或社保证明。学历身份认定规则:以已取得学历报考的,按往届生身份对待;以即将取得的二学位学历报考的,按应届生身份对待。若2026年无法如期获得二学位毕业证书,须以第一学历按往届生身份报考。第二学士学位考生报名时,须在备注栏注明“XX学校第二学士学位在读”。
5. 学历(学籍)及考生来源填报规范:
(1)非应届毕业生(含以非应届身份报考的二学位考生):毕业证书编号按《毕业证书》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上的“证书编号”填写,二者不一致时需联系毕业学校教务部门核实;学位证书编号按《学位证》上的“证书编号”填写。考生来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或其他人员”。
(2)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生(含以应届身份报考的二学位考生):不填写毕业证书编号,考生来源选择“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按要求填写在校注册学号。
(3)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写毕业证书编号,考生来源选择“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按要求填写在校注册学号。
(4)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或开放教育考生:2026年入学报到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不填写毕业证书编号及注册学号,考生来源选择“其他人员”。
(5)国(境)外学历(学位)留学生:已取得学历的,毕业证书编号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编号填写,并在备用信息注明“留学生”;考生来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类别。
(6)未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留学生:不填写学历证书编号,考生来源选择“其他人员”,须在2026年入学报到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6. 学历(学籍)校验提示: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校验,考生可实时查看校验结果。建议考生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查询平台核实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查询到学历(学籍)信息的考生,须尽早到该平台申请并获取书面认证报告;获得境外学历的考生,须在网上确认前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鉴于认证流程耗时较长,建议考生提前核查信息,遇问题及时办理认证或开具相关证明。
7. 初试费缴纳:选择1165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须在2025年10月27日22:00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缴费成功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逾期不受理补缴费。
8. 通讯信息与准考证打印:考生须准确填写2025年10月至2026年8月期间的固定通讯地址及有效联系方式,保持电话畅通。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平台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须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试和复试时,须携带《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
9. 推免生报名说明:推免生无需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的网上报名及确认,需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各学院规定时间,登录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注册、照片上传、缴费、志愿填报、复试录取等操作。
1. 报名平台及信息填报:所有考生均需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填报信息。填报时务必仔细核对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考试科目等关键信息,确保准确无误。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已填报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截止后,所有信息均不可修改。需特别注意:"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三项信息提交后,无论是否支付初试费用,均无法直接修改。若确需修改,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取消原报名信息,重新填报并缴纳初试费。
报名时间安排:网上预报名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正式网上报名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建议考生合理规划报名时间,避开初期和末期的网络拥堵高峰。报名截止后,不再安排补报,也无法修改任何信息。
2. 学历(学籍)校验:考生学历需符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报考要求。建议考生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查询平台核实本人学历(学籍)信息。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校验,考生可实时查看校验结果。未通过网上校验的考生,需及时到权威认证机构办理学历(学籍)认证,并在网上确认时提供认证报告。
3. 报名责任告知:考生须认真研读并严格遵守报考单位和所选报考点的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审慎选择报考单位和报考点并填报志愿。若因不符合报考条件、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或未按要求提交必备材料,导致后续无法进行网上确认、参加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所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 初试费缴纳:选择1165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须在2025年10月27日22:00网上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缴费成功后,还需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否则报名视为无效。逾期不再受理补缴费事宜。
5. 单独考试报名专项要求: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单独考试的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选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65"报考点。同时需在2025年10月24日前,将签字盖章后的报名材料(含资格审查表、两份专家推荐书、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扫描后发送至指定接收渠道,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报考学院+专业"。经研招办审核通过后方可完成报名,审核未通过则报名无效,审核结果将通过指定方式告知考生。
6. 通讯信息留存:考生须准确填写2025年10月至2026年8月期间的固定通讯地址及有效联系方式,并保持电话畅通,确保招生期间相关通知能及时送达。
7. 准考证打印:考生需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平台,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须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试和复试时,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
8. 推免生报名说明:推免生无需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的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环节,需按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各学院规定的时间,登录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完成网上信息注册、照片上传、费用缴纳、志愿填报、复试录取等操作。
五、网上确认流程及要求
1. 确认方式:1165报考点实行全程网上确认,考生无需到现场进行材料审核。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系统,按流程完成确认操作。
2. 材料上传要求:考生须按考点通知的时间上传审核材料,若材料不符合要求,须在规定时间内重新上传。待系统提示“确认成功”后,方完成网上确认流程。材料上传、重传及审核的具体时间和要求,将在《网上确认公告》中另行通知,考生需密切关注。
3. 信息核对与材料提交:考生网上确认时须积极配合考点工作人员,按核验要求采集本人图像等电子信息,提交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及网上报名编号等材料,并认真核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若填报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将不予准予考试。
特别提示:系统反馈“审核通过”即表示考生已顺利完成2026年研究生报名信息确认;提示“审核不通过”的考生,须按提示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逾期未补充或补充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无法完成网上确认,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 信息关注要求:选择1165报考点的考生,在网上确认前后须持续关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招生专栏发布的相关通知。因未及时关注通知造成的问题,责任由考生个人承担。
六、其他重要事项
1. 审核结果查询:考生上传材料后,须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未通过审核的需按提示按时重新提交材料,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补正。
2. 信息真实性承诺:考生须保证填报及上传的所有信息、材料真实有效。提供虚假证明、无效或过期信息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试、录取资格;若发现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等行为,考点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3. 时间规划提醒:考生需合理安排报名和确认时间,避开网络拥堵时段,避免因系统卡顿导致报名或确认失败。报名截止后,不再安排补报,也无法修改任何报名信息。
4. 咨询服务说明:考点在确认期间提供电话及邮件咨询服务,考生遇问题可通过指定渠道咨询,考点不接受校外考生现场咨询。
5. 信息获取渠道:考生须密切关注报考点及招生单位发布的信息,具体事宜可查询报考点、招生单位官网或官方公众号;报考政策及动态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公众号查询。考生需主动了解考试安排,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因未及时关注通知造成的问题,责任由个人承担。
6. 特殊群体便利申请:选择1165报考点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可申请考试期间的合理便利。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结束前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经考点初审后报上级主管部门。上级部门将组织联合评估,确定可提供的便利事项后由考点通知考生。
7. 收费标准:依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规定,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初试费为138元/人;招生单位可向复试考生(含初试合格进入复试考生和推免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
8. 退费规则: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考点已启动考务组织及资源安排,不予退费;报名期间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或未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初试费将由报名平台对账结算后统一退还,预计2025年12月底返还至缴费账户。建议考生不要急于注销支付账户,遇退费问题及时联系报名平台客服。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