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理工大学(10007)招生单位网报公告
依据《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北京市 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北京理工大学(院校代码:10007)的实际办学与招生情况,特此制定 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理工大学报考网上报名公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报考资格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身体健康状况需符合国家及北京理工大学规定的体检标准。
4.考生学历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属于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涵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形式的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与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获取国家认可的国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若未在此期限前取得上述证书,其已获得的录取资格将自动失效。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截至录取当年入学前已满 2 年(含 2 年);或为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以上两类人员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若需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并取得该单位出具的书面同意证明。
5.报考特定专业(领域)的考生,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符合以下对应要求:
(1)报考工商管理(专业代码:125100,即 MBA)、公共管理(专业代码:125200,即 MPA)、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领域(专业代码:125601,即 MEM)的考生,须满足以下工作经验要求之一:大学本科毕业且具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标准、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且具有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获得硕士或博士学历(学位)后具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2)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额外满足: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3)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额外满足: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已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二、报名相关安排
1.报名流程包含两个核心阶段: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所有参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完成网上报名并缴纳报考费用,同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信息确认及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的采集工作。
2.报考点选择规则:网上报名时,需遵循《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关于报名的相关条款,并结合各地方教育考试机构、招生单位及考点的具体要求确定报考点。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挑选就读学校所属省(区、市)的报考点;报考本校强军计划的考生,必须选择北京理工大学考点(考点代码:1107);其他考生则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3.报名时间规定:
(1)网上预报名时间: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3 日,每日 9:00 至 22:00。
(2)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27 日,每日 9:00 至 22:00。需注意,逾期将不再开放补报通道,已提交的报名信息也无法修改。
4.报名操作流程:考生需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仔细阅读报考须知,并按照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所选报考点及北京理工大学发布的网上公告要求完成报名操作。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的报名信息。逾期将不再开放补报通道,也无法修改已提交的报名信息。
5.考生需认真了解并严格遵循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与报考点。若因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政策要求,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无法参加考试(含初试与复试)或无法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同时,考生需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若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无法考试、复试或录取,后果同样由考生本人承担。
6.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在报名阶段仅可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志愿。
(2)考生需依照招生单位的要求,如实填报个人学习经历,并提供真实、有效的相关材料。
(3)考生需准确填写本人过往奖惩情况,尤其要如实说明在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行为所受的处罚情况。对于弄虚作假的考生,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系统将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系统查看校验结果;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若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考生需在复试前完成学历(学籍)的核验工作。
(5)符合初试加分政策、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免初试政策,或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申请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相关资格将由有关部门、报考点进行初审,北京理工大学将在复试前进行复审,最终确定考生是否具备相应资格。若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含复审)未通过,考生将无法享受相应的加分、照顾、免初试政策,也不得参加相关专项计划的初试与复试。需注意,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及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符合多项加分项目的考生,加分分值不可累加。符合初试加分政策条件并申请享受该政策的考生,需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
(6)“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的招生录取,以考生报名时填报并确认的信息为准。
(7)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 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属于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人员(“高校学生” 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及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及入学新生);二是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基本条件。考生报名时需选择填报 “退役大学生士兵” 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申请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复试前向北京理工大学提供《入伍批准书》与《退出现役证》(仅限士兵身份),供学校复核。若审核或复核未通过,考生不得按照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参加复试,仅可在调剂阶段按规定申请调剂至普通计划。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报名时申请了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且审核通过,调剂阶段可按规定申请调剂至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若报名时未申请该加分,則不可参与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的调剂。
(8)北京理工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仅接受报考类别为 “定向就业” 的考生报名。
(9)报考本校强军计划的考生,可选择的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包括: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代码:085408)、控制工程(专业代码:085406)、兵器工程(专业代码:085506)。
(10)除强军计划外,根据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训练管理部的要求,北京理工大学原则上不接收在职军官(警官)攻读研究生;军队文职人员若需报考,须经军委政治工作部文职人员局审核批准。
(11)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需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所选报考点及北京理工大学的官方网站,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相关事项,并积极配合完成后续工作。
7.网上确认具体要求:
(1)所有考生(推免生除外)均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将不再提供补办服务。网上确认的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及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并对外公布,考生需及时关注相关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及所选报考点发布的公告。
(2)考生进行网上确认时,需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的核验工作;根据核验需求,按要求提交本人近期照片、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交学生证)或其他补充材料,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所有考生均需认真核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并完成确认操作;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确认,将一律不予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导致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考生需按规定缴纳报考费用,缴费完成后方可完成网上确认流程。
(5)考生需按报考点的规定,配合完成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的采集工作。
三、《准考证》下载打印说明
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均通过网上发布,考生需注意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最新信息。考生需在考试前 10 天左右,使用网上报名时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 “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且在使用期间不得对正、反两面进行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试及复试时,须携带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证件不齐将无法进入考场。
四、其他重要说明
若本公告内容与教育部、北京市后续发布的最新政策存在冲突,北京理工大学将以教育部、北京市相关工作文件的最新政策要求为准执行,特此说明。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