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所邮电类高等院校,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该校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特色,以工学门类为主体,推动工、管、文、理多学科交叉融合,属于研究型大学范畴,同时也是我国信息科技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学校发展历程中,1998 年入选全国首批 “211 工程” 建设高校;2011 年进入 “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建设高校行列;2017 年与 2022 年,学校两度跻身 “双一流” 建设高校名单,其中 “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 两大学科群均被纳入一流学科建设范畴。
二、招生类别划分
北京邮电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类。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仅面向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招生,学习安排以非脱产形式为主,会结合周末、假期等时段灵活开展,满足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
三、招生专业与计划安排
2026 年该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专业及具体计划,可参考《北京邮电大学 2026 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需要注意的是,本年度的招生计划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正式下达的文件为准,各专业的招生计划会依据考生报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各专业实际招收的推免生人数,也以最终录取的推免生数量为准。
1.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2026 年学校拟通过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以下简称 “少民骨干计划”)招收 24 名考生,具体招生专业及相关信息如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包含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全日制,拟招 2 人)、085402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全日制,拟招 1 人)两个专业;
电子工程学院:包含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全日制,拟招 1 人)、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全日制,拟招 1 人)两个专业;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包含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拟招 4 人)、083500 软件工程(全日制,拟招 1 人)、085404 计算机技术(全日制,拟招 1 人)、085405 软件工程(全日制,拟招 1 人)四个专业;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全日制,拟招 1 人);
人工智能学院:包含 140500 智能科学与技术(全日制,拟招 2 人)、085410 人工智能(全日制,拟招 2 人)两个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125300 会计专业(全日制,拟招 2 人);
人文学院:包含 035101 法律(非法学)(全日制,拟招 2 人)、055100 翻译(全日制,拟招 1 人)两个专业;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050300 新闻传播学专业(全日制,拟招 2 人,该计划为南疆高校教师专项)。
在复试录取阶段,少民骨干计划各专业的拟招生人数,会根据考生报考情况、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的生源数量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拟招生人数将在学校发布的复试录取办法中明确公布。
2.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同时接纳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与推荐免试生。对于报考该计划的全国统考考生,需在推免生接收工作完成后,密切关注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各专业统考生接收人数相关通知,及时获取报考动态。
四、报考条件说明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品德修养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北京邮电大学制定的体检要求;
4.学业水平需达到以下任一条件:
(1)属于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涵盖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类型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中预计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可完成学业并取得毕业证书的本科生。考生需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将自动失效;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截至录取当年入学前已满 2 年及以上;或为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北京邮电大学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具体可参考《2026 年同等学力者报考硕士研究生加试科目及报考条件》),此类考生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在读研究生若需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且在复试阶段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函。
(二)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满足上述(一)中的所有要求;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即本科阶段未学习法学专业)。
(三)特定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 [专业代码 12560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符合上述(一)中第 1、2、3、5 项的要求;
学业背景与工作经验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本科毕业后拥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本科结业后,符合学校相关学业要求(具体参考《2026 年同等学力者报考硕士研究生加试科目及报考条件》),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且拥有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后拥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四)推荐免试相关说明
关于推荐免试生的接收要求、流程等详情,可查阅《北京邮电大学 2026 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
(五)其他特殊报考要求
“少民骨干计划” 中的 “克拉玛依专项”,招生对象分为两类:一是生源地为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各族考生;二是在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满 3 年,且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各族考生。该专项录取的考生,毕业后需定向到新疆就业。具体信息可查看《2026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克拉玛依专项” 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该专项的考生需在报名备注栏中填写 “克拉玛依专项”;
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的考生,需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后,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人员。其中,“高校学生” 包含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入学新生。
五、报考流程安排
(一)报名阶段
报名包含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两个环节,考生需按要求依次完成。
1. 网上报名
(1)报名时段与平台:网上报名分为预报名与正式报名,预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3 日,正式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7 日,每日报名开放时段均为 9:00—22:00。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报名,按系统提示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真实材料;
(2)信息修改规则: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后将无法修改报名信息,若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参加初试、复试或录取,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3)少民骨干计划报名要求:“少民骨干计划” 的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并确认的信息为准,有意向报考该计划的考生,需提前与所在省份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咨询具体报考事宜;
(4)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报名要求: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的考生,报名时需按系统要求填写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在复试前需提供《入伍批准书》与《退出现役证》(仅限士兵身份考生),供学校进行信息复核;
(5)报考条件核对:考生需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选择报考点,若因不符合要求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无法参加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6)报考点选择规则: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需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具体要求需参照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
(7)学历学籍校验:网报期间,报名系统会自动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系统查看校验结果。此外,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考生需使用当前合法有效的姓名及证件号码进行报名注册,不得为通过学籍学历校验而使用曾用名或旧证件号码报名。若部分考生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所需认证周期较长,建议未能通过网上校验的考生在报名前尽早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办理认证,避免影响后续的网上确认、考试及录取。
2. 网上确认
(1)确认时间:网上确认的具体时间,由考生所选报考点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及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并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负责实施,考生需及时关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报考点发布的公告;(2)材料与信息采集: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积极配合报考点的工作,按要求完成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的采集,并根据核验需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将无法补办确认手续;(3)信息核对责任:所有考生需认真核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并完成确认,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得修改,若因考生填写错误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考生自行承担。
(二)准考证打印
考生需在考前约十天(具体时间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为准),使用网报时的用户名与密码登录该网站,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且在使用期间不得对正反面进行涂改或书写。考生参加初试与复试时,须携带打印好的准考证及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证件不齐将无法进入考场。
六、初试相关安排
硕士研究生初试全部采用笔试形式,初试时间定为 2025 年 12 月 20 日至 21 日,每日考试时段为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具体的考试科目可查阅《北京邮电大学 2026 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地点则需在下载的准考证上查询。初试成绩后续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与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同步公布,考生可自行登录查询。
七、复试与录取规则
(一)复试与调剂要求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在复试阶段须通过笔试形式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同时还需提供报考专业附加条件中要求的相关材料证明;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以及工程管理 [专业代码 125601] 这几个专业学位,会在复试过程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该考试成绩将计入复试总成绩;
关于复试录取的具体工作安排与实施办法,学校将另行发布通知,考生需密切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二)体检安排
考生在被拟录取后,需在入学报到阶段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 号)要求,同时结合学校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者将取消录取资格。
(三)录取确定方式
学校将综合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对考生进行全面评价后确定录取名单。若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矛盾或纠纷,需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导致考生无法参加复试或录取,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八、学费标准与基本学制
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批准,北京邮电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学费标准及基本学制如下:
1.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025400 国际商务专业:学费 24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2 年;
035101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费 12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3 年;
045300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费 15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3 年;
055100 翻译专业:学费 10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2 年;
055200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费 10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3 年;
125300 会计专业:学费 35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2 年;
135700 设计专业:学费 20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3 年;
除上述专业外的其他全日制专业:学费 8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3 年。
2.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25100 工商管理专业:学费 69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2 年;
125200 公共管理专业:学费 28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2 年;
125601 工程管理专业:学费 48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2 年;
135700 设计专业:学费 30000 元 / 生・学年,基本学制 3 年。
九、奖助体系设置
北京邮电大学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式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生给予奖励与资助,帮助学生减轻学业经济压力、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该体系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学校学生奖助管理相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考生可登录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详情。
十、培养地点与住宿安排
1. 培养地点
学校用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校区为西土城校区与沙河校区,此外还设有海南校区、深圳研究院、雄安研究院、成都研究院等教学站点,具体培养地点以学校实际教学安排为准,考生录取后需按照学校通知到指定地点报到学习。
2. 住宿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向学校申请安排住宿,学校将根据住宿资源情况统筹分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学校住宿安排,需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十一、毕业要求
硕士研究生需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满足以下要求,方可准予毕业并获得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严格按照学校及所在学科、专业的培养要求,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且成绩合格;
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过程中的各环节内容,并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创新成果;
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需通过评阅与答辩,且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后,达到学位授予条件。
具体的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以学校发布的培养方案及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相关规定为准。
十二、就业方式说明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与定向就业两类:
非定向就业:考生入学时需将人事档案转入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按照国家及学校相关政策自主择业,学校将协助办理就业派遣手续;
定向就业:考生在学习期间仍属于原工作单位员工,人事档案、户口关系等无需转入学校。考生需在录取前,与用人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三方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需回到定向单位工作,毕业时不得以任何理由申请就业派遣。定向就业考生需按协议规定缴纳学费,且不享受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公费医疗及保险等相关待遇。
十三、违规处理办法
对于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破坏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学校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33 号)进行严肃处理:
若考生为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根据违规情节给予相应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被开除学籍;
若考生为在职人员,学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由单位根据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
若涉及考试工作人员违规,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根据情节给予相应行政处分;
若违规行为构成违法,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四、其他注意事项
本招生指南内容若与教育部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存在不符之处,以教育部发布的政策为准;
其他未在本指南中明确的事宜,按照教育部当年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