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政法大学(10053)网上报名公告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政法大学(10053)网上报名公告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诚挚欢迎各位考生报考中国政法大学!依据《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北京市 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等文件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情况,现将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的相关安排公告如下。


一、报考资格要求


考生在报名前,须仔细查阅教育部、所在省份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北京教育考试院、所选报考点及我校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严格按要求完成报名。报考我校的考生需符合对应专业的报考条件,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报考我校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前置所学专业须为法学专业;若考生已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同样具备报考资格,但需在报名备注栏中注明 “已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


2.报考我校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前置所学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其中,报考我校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律(非法学)专业 01 法庭科学方向的考生,前置所学专业需为医学、理学或工学相关专业。


3.我校中欧法学院所有专业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且考生本科毕业专业须为法学专业(本科专业代码前四位为 “0301”),同时需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法学学士学位。


4.报考我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或参与单独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中国政法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毕业年限要求。


5.除工商管理(MBA)和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的考生外,其他以同等学力身份(含高职高专学历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报考的考生,需认真查阅《中国政法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的学业要求,并在复试阶段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报名流程说明


报名包含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两项操作,逾期将不再补办。


(一)网上报名环节


1.报名时间与网址


1)网上预报名时段为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3 日,每日开放时间为 9:00 至 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段为 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27 日,每日开放时间同样为 9:00 至 22:00。


(2)除免初试考生外,其他考生需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 “研招网”),完成网上报名信息填报,并在线缴纳初试费用。


2.报考点选择


(1)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需选择就读院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除上述选择外,也可挑选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2)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必须选择中国政法大学报考点。


(3)其余类型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所有考生均需按照所选报考点的要求完成网上确认及考试相关事宜。


(4)符合条件且有意选择中国政法大学报考点的考生,可查阅《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政法大学报考点(1153)网上报名公告》了解具体要求。


3.特殊政策与专项计划报考


(1)符合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或报考专项计划条件的考生,需在网上报名时按系统要求填报申请信息;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含复审)未通过的,将无法享受相应加分、照顾政策,或不得参与专项计划的初、复试。


(2)退役人员若在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二级以上表彰,且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符合免初试资格的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 “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逾期不可补报。


4.在读研究生报考要求


(1)在读研究生报考我校时,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将就读院校培养部门(校级)出具的 “同意报考中国政法大学” 证明(需加盖公章)扫描件发送至我校研招办邮箱(cuplyanzhao@163.com)。


(2)同时,考生需在 2025 年 11 月 10 日前将该证明原件邮寄至我校研招办。


(3)若考生选择中国政法大学报考点,还需在网上确认阶段上传该证明材料的扫描件,具体要求以我校后续通知为准。


5.学历(学籍)校验要求


(1)考生学业水平需符合报考相关规定,网上报名期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对考生填写的学历(学籍)信息进行在线校验,考生需及时查看校验结果。


(2)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 “学信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我校以 “学信网” 查询结果作为学历、学籍信息的唯一依据。


(3)考生填写的个人信息、学籍学历及学位相关信息错误,是导致校验不通过的主要原因。因此,考生需认真填写并反复核对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毕业院校名称、毕业年月、学历证书编号、学历类型、学习形式及学位等信息;若核实后发现报名信息有误,需在报名系统中更正,并及时查看更正后的校验结果。


(4)学历(学籍)填报需注意以下细节:① 毕业院校名称需与毕业证书上的名称完全一致;若考生毕业后续院校发生更名,需在报名系统中选择 “其他” 选项,再按照毕业证书上的原院校名称自行填写。② 本科结业生填报时,学位证书编号栏需留空,学位类型选择 “无”,学历类型选择 “本科结业”。③ 考生网上报名填报的信息,需与有效居民身份证中的信息完全一致,不得为通过学历(学籍)在线校验而使用曾用名、曾用身份证号等信息报名。


(5)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需在我校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完成学历(学籍)核验:① 考生需及时到 “学信网” 进行在线验证,或按 “学信网” 公布的权威认证代理机构及认证申请办法办理书面认证。② 已获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③ 若考生姓名或身份证号曾发生变更,且影响学历学籍核验结果,还需提供姓名 / 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或注有曾用名的户口簿等材料供核查。


6.考试方式选择


(1)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考试方式需选择 “单独考试”,报考专业仅限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网上报名时需选择 “单独考试” 对应的研究方向,报考类别仅限定向就业,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2)报考我校 “援藏计划” 的考生,考试方式及专项计划需选择 “援藏计划”,报考专业仅限以下类别:民商经济法学院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数据法治研究院数据法学专业;网上报名时需选择报考专业下 “援藏计划” 对应的研究方向,报考类别仅限定向就业,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3)除单独考试及 “援藏计划” 考生外,其他报考我校的考生,考试方式均需选择 “全国统一考试”。


现役军人报考说明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具体办法由军队相关部门制定,考生在报考前需主动联系军队相关部门完成审核批准手续。


7.其他注意事项


(1)网上报名时,考生需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及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但每位考生最终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将无法修改或重新填报。


(2)需特别注意:“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 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是否支付初试费,均无法修改;若需调整,需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取消已填报信息,重新报名并支付初试费。


(3)考生需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我校及所选报考点的报考条件与相关政策,合理填报志愿、选择报考点。若因不符合报考条件、政策要求,或因个人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及未按要求提交所需材料,导致后续无法网上确认、无法参加考试(含初试、复试)或无法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需定期查阅报考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及我校官方网站,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入场要求等事项;同时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我校主要通过研究生院网站、官方公众号、研招信息平台发布信息,辅以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考生报名时填写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需详细准确,其中 “移动电话” 需保持畅通,以便及时接收通知;因考生自身原因未及时查看信息导致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5)考生可扫描对应二维码进入 “学信网帮助中心”,搜索网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网上确认环节


1.网上确认时间由考生所选报考点所属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结合国家招生工作整体安排及本地区报考组织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并对外公布,具体确认流程由相关报考点负责组织落实,考生需及时关注相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报考点的公告。


2.网上确认阶段,考生需积极配合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补充材料;同时,所有考生均需认真核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并完成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确认,一律不得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需按报考点规定,配合完成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的采集工作。


三、《准考证》打印要求


1.考生需在初试前约十天,凭借网上报名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需使用 A4 幅面的白纸,确保内容清晰完整。


2.特别提醒:《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需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考生需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以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或丢失造成损失。


四、其他补充事项


考生在网上报名、网上确认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或疑问,可主动与我校联系咨询。


我校所有与招生相关的通知、公告均会在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发布,敬请考生及时关注查看。


建议考生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 微信公众号(可搜索 “zgzfdx_yjszs” 或扫描对应二维码),以便实时掌握招生考试动态。


其他未尽事宜,以教育部、北京市发布的相关工作文件为准。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10-58908070


咨询邮箱:cuplyanzhao@163.com


研究生院官方网站:yjsy.cupl.edu.cn


祝各位考生报考顺利!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5 年 10 月 10 日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推荐

排行榜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备考资料大礼包(含近10年真题)

考研问答

华东师范大学2026年招收公费师范毕业生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办法

为贯彻上级相关工作精神及规定要求,结合学校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与服务社会教育事业的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办法,明确 2026 年招收公费师范毕业生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报名、复试及录取等相关事宜。

196赞 0评论 2025-10-20 15:11:19
广西民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常见问题解答

各位考生,大家好!为高效回应各位考生在备考及报名阶段的高频疑问,我们对近期咨询量较大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统一解答,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清晰、准确的指引。一、招生计划相关问题1.  2026年各

124赞 0评论 2025-10-09 10:39:13
2026年武汉纺织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针对考生在报考武汉纺织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常见的疑问,结合学校招生政策与实际情况,逐一进行详细解答,为考生提供清晰报考指引。一、学校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否固定?考录比情况如何?招生人数方

146赞 0评论 2025-09-29 11:07:08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热门头条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第一章:整数、奇数、偶数
00:00

第一章:整数、奇数、偶数

136次观看 --

备考交流

在线老师一对一指导

相关简章

备考交流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备考资料大礼包(含近10年真题)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