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发布日期:2025 年 10 月 9 日 阅读次数:4593 次
一、招生专业及拟招计划
1. 招生专业范围
(1)2026 年该校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 “骨干计划硕士生”)的招生专业已明确划定,仅包含以下专业,未列入的专业不参与该计划招生。
(2)骨干计划硕士生各招生专业的初试科目,与普通计划硕士研究生对应专业的初试科目完全一致,具体科目可参考《中央民族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各学院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详情如下:
002 经济学院:020100 理论经济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20200 应用经济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25100 金融(不区分研究方向)、025300 税务(不区分研究方向)、025400 国际商务(不区分研究方向)、025800 数字经济(不区分研究方向);
003 法学院:030100 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5101 法律(非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5102 法律(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
004 管理学院:120200 工商管理学(不区分研究方向)、120400 公共管理学(不区分研究方向);
005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030301 社会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0302 人口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0303 人类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0304 民俗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0400 民族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04J9 中国边疆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60100 考古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5200 社会工作(不区分研究方向)、145100 文物(不区分研究方向);
006 新闻与传播学院:050300 新闻传播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55200 新闻与传播(不区分研究方向);
007 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区分研究方向);
008 历史文化学院:060200 中国史(不区分研究方向)、060300 世界史(不区分研究方向)、065100 博物馆(不区分研究方向);
009 教育学院:040100 教育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不区分研究方向)、045115 小学教育(不区分研究方向)、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不区分研究方向);
010 音乐学院:130100 艺术学(01 音乐学方向)、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不区分研究方向)、135200 音乐(按专业报名);
011 体育学院:045201 体育教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45202 运动训练(不区分研究方向);
01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含 01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2 蒙古语言文学、03 维吾尔语言文学、04 哈萨克语言文学、05 朝鲜语言文学、06 藏语言文学、07 民族语文翻译 7 个方向)、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区分研究方向);
013 外国语学院: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1 文学、02 翻译学 2 个方向)、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不区分研究方向)、055101 英语笔译(不区分研究方向)、140700 区域国别学(不区分研究方向);
014 文学院:050101 文艺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区分研究方向);
015 药学院:105600 中药(不区分研究方向);
017 信息工程学院:085400 电子信息(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方向);
018 美术学院:130100 艺术学(02 美术学、04 艺术遗产 2 个方向)、135600 美术与书法(01 中国画、02 绘画 <油画>、03 绘画 < 版画 >、04 绘画 < 综合绘画 > 4 个方向)、135700 设计(01 传达与媒体设计、02 时尚与服装设计、03 环境设计 3 个方向)、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不区分研究方向);
019 舞蹈学院:130100 艺术学(03 舞蹈学方向)、135300 舞蹈(按专业报名);
020 理学院: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不区分研究方向)、025200 应用统计(不区分研究方向)、085400 电子信息(02 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方向)、080300 光学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070100 数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71400 统计学(不区分研究方向);
021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071000 生物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71300 生态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085701 环境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
2. 拟招生计划数量
(1)2026 年该校骨干计划硕士生拟招总人数为 98 人,依据相关要求,汉族考生占比原则上不得超过计划总数的 20%,最终分省计划以教育部正式公布内容为准。(2)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2026 年骨干计划硕士招生名额按学科门类划分:
07 理学、08 工学、10 医学三类学科门类合计拟招 64 人;
02 经济学、03 法学、04 教育学、05 文学、06 历史学、12 管理学、13 艺术学、14 交叉学科八类学科门类合计拟招 34 人。
二、报考资格要求
1. 政治与思想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牢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政治审查合格,且立志投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 生源范围限定
(1)生源地为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 个省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 6 省区工作满 3 年及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任职的汉族考生;
(2)生源地为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7 个省市的少数民族考生,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5 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及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工作满 3 年及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任职的汉族考生;
(3)在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或管理任务的教职工,以及在西藏工作满 5 年及以上的 “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 毕业生。
3. 专业报考条件
符合所报考专业对应的具体报考要求(需参考该专业普通计划招生的报考条件)。
4. 身体条件要求
身体健康状况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相关标准。
三、报名流程及考试安排
1. 报名资格审核
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考生报考资格审核与确认的责任主体。考生需依据教育部及自身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报考资格审核办法与流程,完成资格审核工作,并实时关注审核结果;若存在疑问,需及时与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沟通。
2. 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
(1)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的具体时间、流程等安排,可查阅《中央民族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央民族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公告》;
(2)报考该校骨干计划硕士生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需准确选择:“考试方式” 为 “全国统考”,“专项计划” 为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录取类别” 为 “定向就业”;“定向单位” 填写规则为:非在职考生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栏的盖章单位填写,在职考生按单位意见栏的盖章单位填写;
(3)报考美术学院 “美术与书法”“设计” 两个专业的考生,报考点必须选择 “中央民族大学”,不可选择其他报考点。
3. 初试与复试安排
2026 年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初试、复试时间、科目、形式等安排,与该校普通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考试安排完全一致,具体内容可查看《中央民族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录取工作办法
1. 录取原则与分数线划定
(1)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生的考生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执行 “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 的原则。该校将在教育部按学科门类分别划定的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实际情况,按 “理工医门类(拟招 64 人)”“其他门类(拟招 34 人)” 两类,分别划定复试分数线;
(2)录取流程需结合教育部下达的分省招生计划:先按省份根据考生最终成绩(初试 + 复试)择优录取;若某省份计划未完成,则按未录取考生的最终成绩从高到低依次补录。拟录取名单由学校统一公示,公示时长不少于 7 个工作日;
(3)同等条件下,对生源地为西藏、新疆,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还有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地区的考生予以优先录取;
(4)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考生,无论何时查实,均按相关规定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2. 调剂与加分政策限制
(1)不接受未报考本计划的考生调剂至本计划录取,本计划考生也不得调剂至本计划以外的其他计划(如普通计划、其他专项计划)录取;
(2)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生的考生,不再享受其他初试加分政策及照顾政策,且不可兼报其他专项计划(如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等)。
3. 定向就业协议签订要求
(1)被录取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 “定向就业”,需通过 “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 在线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在职考生需与学校、工作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四方协议;非在职考生需与学校、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三方协议;
(2)若考生报名后在职 / 非在职身份发生变更,将按录取时的实际身份签订协议;
(3)被录取的在职考生入学后不迁转户口,人事档案由定向单位(即工作单位)负责保管;非在职考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可按学校规定转入该校。
五、学制时长及学费标准
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培养管理与普通计划研究生一致,具体包括:
1.培养要求:需达到所报考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
2.修业年限:与普通计划对应专业的学制相同(如学术型硕士一般 3 年,专业型硕士一般 2-3 年);
3.培养经费:由国家及学校按相关规定保障;
4.学业奖助:可参与学校普通计划研究生的奖助体系评选(如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具体按学校奖助政策执行。
六、就业去向管理
1. 毕业后就业要求
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需严格履行定向协议,前往定向地区及单位就业:
(1)在职硕士生:毕业去向需落实至原工作单位;
(2)非在职硕士生:毕业去向需落实至定向地区的就业单位;
(3)若非在职硕士生离校时仍未落实就业,其毕业去向需落实至定向省区市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4)毕业生档案需按规定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区市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2. 学习期间及服务期考博限制
(1)未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及毕业后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
(2)若经上述部门与单位同意,考生可在学习期间或服务期内报考 “骨干计划” 博士研究生,但需重新签订 “骨干计划博士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的服务年限将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七、其他相关说明
1. 未尽事宜执行依据
本招生细则未涵盖的事宜,均按照以下文件要求执行:
(1)《教育部 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2)《中央民族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中央民族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4)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简章及研究生院发布的相关研招工作通知。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