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南京审计大学网报公告
一、报考条件说明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报考条件
报名参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身体健康状况需符合国家及我校制定的体检标准。
考生的学业水平需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属于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包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若在入学前未取得相关证书,其录取资格将自动失效。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需满 2 年(计算时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 2 年以上;或为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其中,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需在 2025 年 10 月 24 日前向我校研究生院提交书面申请(逾期申请将不再受理),并附带以下材料:①大学本科阶段 8 门专业主干课程修读合格的成绩单原件(需由本科院校教务处或自学考试主管部门盖章确认,也可从本人人事档案中复印成绩单并加盖档案复印证明单位印章);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研究论文复印件(需包含封面、封底、版权页、目录页、知网检索页及正文)。经我校审核通过后,申请者方可办理正式报名手续;审核未通过或未经我校审核擅自报考的考生,将不予准考。以同等学力身份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阶段需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重复,加试形式为笔试。
(4)已获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专项条件
报名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满足上述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需符合以下要求:
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需符合上述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报考条件” 的相关要求,且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需符合上述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报考条件” 的相关要求,且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三)特定管理类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 125601)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满足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需符合以下要求:
本科毕业后需具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提出的相关学业要求,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且具有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具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需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 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自 2027 年招生起,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中的工业工程与管理(代码 125603)、物流工程与管理(代码 125604)专业,也需符合上述第 1、2 项报考条件。
(四)推荐免试研究生接收说明
我校接收全国各高校中已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所有全日制招生专业均开放接收推免生,接收推免生的总人数不超过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 50%,具体要求可查阅我校《2026 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简章》。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 “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 完成报名。已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的全国统一考试或单独考试;若在规定日期前未被我校录取,其推免资格将自动失效。
(五)退役军人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相关规定
对于在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获得二级以上表彰,且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二、报名流程及要求
硕士研究生报名包含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两个阶段的操作,逾期将不再补办。报名过程中的网络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负责。
在报考点选择上,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一)网上报名具体要求
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7 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3 日,具体工作安排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每日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 9:00~22:00。
报名操作: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 “研招网”)完成报名,登录后需仔细查看报名须知、我校招生章程及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有关报名、考试安排等事项,按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已填报的网上报名信息,也可重新填报新的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最终只能保留一条有效的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截止后,将无法修改报名信息。
志愿填报限制: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不得多报或重复填报。
信息真实性要求:考生需按要求如实填写个人学习情况,不得隐瞒或虚报,同时需确保提供的所有材料真实有效。
奖惩情况填报:考生需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尤其是在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的处罚情况。若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学历(学籍)校验:报名期间,系统将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登录研招网查看校验结果。此外,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相关平台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确保报名信息与学历(学籍)信息一致。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需在我校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特殊政策申报:符合《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关于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免初试,或报考专项计划有关条件的考生,需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申请信息。有关部门及报考点将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我校将在复试前进行复审,最终确定考生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其中,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资格由报考点负责初审,其余资格由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初审。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含复审)未通过的考生,将无法享受相应的加分、照顾、免初试政策,也不得参加有关专项计划的初、复试。
申请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的考生,需在复试前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限士兵)供我校复核。审核或复核未通过的考生,不得按照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参加复试,仅可在调剂阶段按规定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在报名时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且审核通过,在调剂阶段可按规定申请调剂至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若报名时未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则不可参加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的调剂。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限制: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非在职人员不得报考。
残疾考生便利申请:残疾考生若需要组考单位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的考试便利服务,需在报名阶段主动与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我校沟通申请,以便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安排。
报考条件核对责任:考生需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选择报考点。若因不符合报考条件或相关政策要求,导致后续无法完成网上确认、无法参加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无法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信息责任:考生需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确保信息无误,并提供真实材料。若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参加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无法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信息关注义务: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需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及我校官方网站,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并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报考费缴纳:考生需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未按时缴费的考生,其报名信息将视为无效。
(二)网上确认具体要求
确认时间: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及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并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确认操作与责任:考生进行网上确认时,需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承诺书相关约定;需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及时提交补充材料,逾期将无法补办。在读研究生报考的,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若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参加考试(含初试、复试)或无法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电子信息采集:考生需按报考点规定,配合完成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的采集工作,确保信息采集准确无误。
(三)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根据相关规定,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信息及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是否具备考试资格。若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将不予准考或录取,审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将随时处理。报考点及我校若发现考生存在伪造、变造证件的行为,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我校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的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对弄虚作假的考生,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准考证打印
考生需在考试前 10 天左右,凭网上报名时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任何内容。考生参加初试和复试时,需同时携带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证件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不得进入考场。
三、考试安排
(一)初试安排
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时间为 2025 年 12 月 20 日至 21 日,具体初试地点由考生所选报考点确定。初试科目详情可查阅《南京审计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复试及调剂安排
复试及调剂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事项,我校将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确定后另行公布,考生需关注我校官方网站发布的通知公告,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