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5 年 10 月・大庆


一、学校概况


1.建校背景与隶属变迁(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简称 “八一农大”)1958 年正式建立,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亲自主持创办该校,并担任首任校长。(2)学校最初隶属于国家农垦部,1973 年调整隶属关系,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管理。(3)历经 67 年发展,学校已成为以农业为核心、多学科协同发展,且具备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的农业类高校。


2.校址变迁与发展阶段(1)学校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历史时期,最初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在边疆农村地区开展办学长达 45 年。(2)办学期间,师生传承解放军优良传统与 “抗大校风”,同时践行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道路。(3)2003 年,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自此进入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全新阶段。


3.办学精神与社会认可(1)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形成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 的独特办学精神。(2)凭借优良的校风和突出的办学实绩,学校在社会各界赢得广泛赞誉,还享有 “垦区黄埔” 的美称。


二、办学基础条件


1.校园设施与资源(1)学校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面积达 132.52 万平方米,其中包含密山地区的实习用地。(2)校园建筑面积为 41.89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15.48 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 3.75 亿元。(3)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总藏书量 235.85 万册,其中纸质图书 130.252 万册,为教学科研提供充足资源支撑。


2.师资队伍建设(1)教职工规模与结构:学校现有教职工 1445 人,其中专任教师 985 人;专任教师中,教授 200 人、副教授 292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440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44.7%。(2)国际化师资储备:拥有累计海外经历 1 年以上的教师 132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13.4%,为国际化教学与科研合作奠定基础。(3)高层次人才阵容: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 4 人,“龙江学者” 特聘教授 1 人、“龙江学者” 青年学者 4 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全国优秀教师 2 人、省级教学名师 9 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2 人,共计 95 名省级高层次人才。(4)科研团队建设:建有 1 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 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 “头雁” 团队,以及 2 个省级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此外,先后聘用 “双聘院士” 2 人、“王震讲座教授” 22 人,41 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


三、学科与学位点建设


教学机构设置学校设有 12 个本科学院,同时配备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覆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 7 个学科门类。


1.学位点与特色学科(1)博士后科研平台:建有 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持。(2)博硕士学位点:拥有 4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 7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3)重点特色学科:“杂粮生产与加工”“玉鹅种养生态农业” 2 个学科入选省 “双一流” 特色学科;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学科连续两年跻身 ESI 全球排名前 1%。


2.本科专业建设(1)本科招生专业共计 50 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省级重点专业 9 个。(2)一流专业建设成果显著,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8 个、省级一流专业 16 个,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四、人才培养特色


1.培养模式与办学定位(1)学校主动对接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2)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且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


2.办学荣誉与平台认定先后获批 “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校”“黑龙江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北大荒农产品加工现代产业学院” 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3.课程建设成果(1)课程质量持续提升,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 5 门、省级一流课程 40 门。(2)研究生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获批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20 项、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 8 项。


4.招生与就业情况(1)学校招生范围覆盖 2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18400 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 2900 人。(2)建校以来,累计向社会输送本硕博毕业生 16 余万人,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 3.5 余万人;毕业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就业质量与社会认可度较高。


5.社会培训与服务(1)以强农兴农为核心主线,平均每年开展各类培训班 20 余个,培训人数超 1000 人。(2)依托 “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 及各类 “基地” 资源,推动科技服务下沉田间地头,历年累计培训人数达 15 余万人。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1.科研平台建设(1)学校科研方向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重点,建有 30 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新农村发展学院,以及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等。(2)同时拥有 7 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科研创新提供坚实平台支撑。


2.成果转化与合作(1)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深化与北大荒农垦集团等企业、大庆市等地方政府的合作。(2)共建 10 个北大荒农垦集团创新研究院、4 个校地产教融合基地及 15 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科研项目与奖项(1)“十三五” 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各级项目共计 537 项,获得各级部门科研经费累计 5.65 亿元。(2)建校至今,共取得科研成果 1950 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7 项、省部级奖励 188 项;先后 3 次获得 “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 次获得 “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10 次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如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大豆、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 等,在生产实践中成功转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六、国际交流合作


1.合作范围与联盟成员(1)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乌克兰、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 31 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交流合作关系。(2)现为 “中俄寒地农业大学联盟”“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 成员单位,积极融入国际教育科研网络。


2.具体合作项目(1)中外合作办学: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合作开展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交换生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项目。(3)专项合作平台: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 “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与印度 UAS 大学合作建立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联合培养研究生:与近 30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36 人。


七、红色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定位学校始终将北大荒精神视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深度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育人基地建设建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合作研学基地、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北大荒精神展示馆),同时设立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


文化成果产出充分发挥地缘、人才及科研资源优势,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产出《黑土上的中国》《淬荒集》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


八、办学理念与发展使命


核心办学理念学校坚持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 的办学理念,将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发展使命与目标以服务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与办学综合实力,固本拓新、奋楫图强,全力谱写特色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农业大学建设新篇章。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推荐

暂无推荐资讯

排行榜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备考资料大礼包(含近10年真题)

考研问答

华东师范大学2026年招收公费师范毕业生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办法

为贯彻上级相关工作精神及规定要求,结合学校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与服务社会教育事业的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办法,明确 2026 年招收公费师范毕业生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报名、复试及录取等相关事宜。

196赞 0评论 2025-10-20 15:11:19
广西民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常见问题解答

各位考生,大家好!为高效回应各位考生在备考及报名阶段的高频疑问,我们对近期咨询量较大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统一解答,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清晰、准确的指引。一、招生计划相关问题1.  2026年各

124赞 0评论 2025-10-09 10:39:13
2026年武汉纺织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针对考生在报考武汉纺织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常见的疑问,结合学校招生政策与实际情况,逐一进行详细解答,为考生提供清晰报考指引。一、学校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否固定?考录比情况如何?招生人数方

146赞 0评论 2025-09-29 11:07:08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热门头条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第一章:整数、奇数、偶数
00:00

第一章:整数、奇数、偶数

136次观看 --

备考交流

在线老师一对一指导

相关简章

备考交流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管理(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备考资料大礼包(含近10年真题)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