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南
河南师范大学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正式发布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安排,为方便考生清晰了解报考要点,现将招生简章核心内容按全新逻辑梳理呈现,助力考生做好报考准备。
一、招生计划安排
总体招录规模2026 年该校计划招录硕士研究生 2886 名,按培养类型与专项计划分为四类:A 类(全日制学术学位)854 名、B 类(全日制专业学位,不含硕师计划)1476 名、C 类(农村师资教育硕士计划,简称 “硕师计划”)160 名、D 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96 名。
计划分类管理规则各招生单位的拟招生计划包含推荐免试招生计划,其中 A 类、B 类推免计划为预计人数,C 类推免计划严格按所列人数执行。推荐免试录取工作预计 2025 年 10 月底前完成,后续将在该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s://www.htu.edu.cn/yjszsw/)公示实际录取名额。
各单位拟招生详情
001 数学与统计学院:总规模 139 人,A 类 57 人、B 类 66 人、C 类 16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7 人、B 类 7 人、C 类 16 人。
002 物理学院:总规模 201 人,A 类 120 人、B 类 68 人、C 类 13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11 人、B 类 7 人、C 类 13 人。
003 化学化工学院:总规模 276 人,A 类 160 人、B 类 104 人、C 类 12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25 人、B 类 11 人、C 类 12 人。
004 生命科学学院:总规模 214 人,A 类 108 人、B 类 94 人、C 类 12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15 人、B 类 9 人、C 类 12 人。
005 外国语学院:总规模 169 人,A 类 13 人、B 类 105 人、C 类 13 人、D 类 38 人;推免计划 A 类 6 人、B 类 28 人、C 类 13 人。
006 体育学院:总规模 83 人,A 类 16 人、B 类 53 人、C 类 14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4 人、B 类 7 人、C 类 14 人。
008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总规模 130 人,A 类 23 人、B 类 107 人、C 类 0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4 人、B 类 12 人、C 类 0 人。
009 文学院:总规模 146 人,A 类 25 人、B 类 89 人、C 类 16 人、D 类 16 人;推免计划 A 类 7 人、B 类 20 人、C 类 16 人。
010 教育学部:总规模 197 人,A 类 39 人、B 类 130 人、C 类 28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9 人、B 类 20 人、C 类 28 人。
011 历史文化学院:总规模 79 人,A 类 28 人、B 类 38 人、C 类 13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6 人、B 类 8 人、C 类 13 人。
012 美术学院:总规模 65 人,A 类 5 人、B 类 55 人、C 类 5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3 人、B 类 9 人、C 类 5 人。
013 法学院:总规模 73 人,A 类 15 人、B 类 38 人、C 类 0 人、D 类 20 人;推免计划 A 类 5 人、B 类 7 人、C 类 0 人。
014 音乐舞蹈学院:总规模 71 人,A 类 10 人、B 类 54 人、C 类 7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3 人、B 类 6 人、C 类 7 人。
015 商学院:总规模 216 人,A 类 18 人、B 类 78 人、C 类 0 人、D 类 120 人;推免计划 A 类 6 人、B 类 20 人、C 类 0 人。
018 社会事业学院:总规模 101 人,A 类 11 人、B 类 50 人、C 类 0 人、D 类 40 人;推免计划 A 类 1 人、B 类 4 人、C 类 0 人。
019 环境学院:总规模 98 人,A 类 38 人、B 类 60 人、C 类 0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3 人、B 类 3 人、C 类 0 人。
020 水产学院:总规模 54 人,A 类 31 人、B 类 23 人、C 类 0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4 人、B 类 3 人、C 类 0 人。
021 旅游学院:总规模 109 人,A 类 2 人、B 类 60 人、C 类 4 人、D 类 43 人;推免计划 A 类 1 人、B 类 7 人、C 类 4 人。
022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总规模 61 人,A 类 10 人、B 类 51 人、C 类 0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2 人、B 类 4 人、C 类 0 人。
023 马克思主义学院:总规模 73 人,A 类 48 人、B 类 20 人、C 类 5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6 人、B 类 1 人、C 类 5 人。
024MPA 教育中心:总规模 100 人,A 类 0 人、B 类 0 人、C 类 0 人、D 类 100 人;推免计划 A 类 0 人、B 类 0 人、C 类 0 人。
02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总规模 37 人,A 类 15 人、B 类 22 人、C 类 0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3 人、B 类 3 人、C 类 0 人。
029 国际教育学院:总规模 3 人,A 类 3 人、B 类 0 人、C 类 0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1 人、B 类 0 人、C 类 0 人。
032 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总规模 15 人,A 类 0 人、B 类 15 人、C 类 0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0 人、B 类 2 人、C 类 0 人。
034 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总规模 75 人,A 类 34 人、B 类 41 人、C 类 0 人、D 类 0 人;推免计划 A 类 6 人、B 类 5 人、C 类 0 人。
035MSW 教育中心:总规模 19 人,A 类 0 人、B 类 0 人、C 类 0 人、D 类 19 人;推免计划 A 类 0 人、B 类 0 人、C 类 0 人。
二、报考资格条件
基本要求(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法律法规,品行良好。(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及该校规定的体检标准。
学业水平要求考生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证书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截至录取当年入学前满 2 年及以上;或为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专业学位特殊限制(1)报考 035101 法律(非法学):除满足上述条件外,报考前所学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2)报考 035102 法律(法学):除满足上述条件外,报考前所学专业须为法学专业(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者可报考)。(3)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管理:本科毕业后需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高职(专科)毕业 / 本科结业后,达本科同等学力且有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获硕、博士学位后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此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三、考生照顾政策
1.初试加分政策(1)适用对象:近 3 年内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含单独考试),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考生。(2)加分情形:一是参与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 项目,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二是属于退役大学生士兵(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高校学生” 含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应往届生、在校生、入学新生,及成人高校普通本专科应往届生、在校生、入学新生),且符合报考条件。(3)加分规则:可申请初试总成绩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多项加分不可累加。
2.少数民族照顾政策(1)适用条件:报名时工作单位、户籍均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2)政策冲突:享受该政策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政策。
3.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报考要求:符合报考条件,网上报名时需填报该计划;不与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叠加享受。(2)计划规模:拟招生 15 人,专项专用,不挪用;实际人数根据 2026 年报考情况动态调整。(3)招生专业:006 体育学院 045201 体育教学(全日制,1 人)、008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085410 人工智能(全日制,1 人)、009 文学院 055200 新闻与传播(全日制,1 人)、010 教育学部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全日制,1 人)、012 美术学院 135600 美术与书法(全日制,1 人)、013 法学院 035101 法律 (非法学)(全日制 1 人、非全日制 1 人)、015 商学院 095138 农村发展(全日制 1 人)与 125100 工商管理(非全日制 1 人)、018 社会事业学院 095138 农村发展(非全日制 1 人)、021 旅游学院 095138 农村发展(全日制 1 人)与 125400 旅游管理(非全日制 1 人)、023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全日制 1 人)、024MPA 教育中心 125200 公共管理(非全日制 1 人)、035MSW 教育中心 035200 社会工作(非全日制 1 人)。(4)材料与审核:报名时需如实填报入伍、退役信息,提交《入伍批准书》(原件或加盖公章复印件)、《退出现役证》(士兵原件);复试前需复核材料,未通过者不可参与该计划复试,仅可调剂至普通计划;普通计划考生若报名时申请退役加分且通过,调剂阶段可报该计划,未申请者不可调剂。
四、学习方式、学制与学费
1.学习方式(1)学术学位:均为全日制学习模式。(2)专业学位: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类,两者考试招生执行国家统一政策与标准。
2.学制规定(1)学术学位、非硕师计划专业学位:学制均为 3 年。(2)硕师计划:学制 4 年,前 3 年利用暑假修课,第 4 年脱产完成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3.学费标准(1)收费依据:按相关规定执行,具体可查询 “河南师范大学收费项目及标准(2025)”。(2)特殊说明:硕师计划学费按 2 学年收取。
五、报名与确认流程
1.报名阶段划分报名包含网上报名、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必须完成,且需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核对报名信息,提交补充材料,逾期无法补办;在读研究生报考前须经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网上报名安排(1)时间:预报名 2025 年 10 月 10 日 - 13 日,正式报名 2025 年 10 月 16 日 - 27 日,每日 9:00-22:00;预报名细节由考生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2)平台: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3)要求: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网报公告选报考点,如实填报信息、提供材料,牢记报名编号。
3.网上确认安排确认时间由考生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具体工作由报考点组织实施。
4.注意事项(1)考生需严格按报考条件与政策填报,不符合条件导致无法确认、考试或录取的,后果自负。(2)网报信息错误、虚假填报导致无法考试或录取的,后果自负。(3)符合加分、照顾政策或专项计划条件的,需在报名时申报,未申报或审核未通过的,不享受相应政策。(4)与所在单位因报考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影响复试或录取的,学校不担责。
六、初试相关安排
考试方式:均为笔试。
考试时间:2025 年 12 月 20 日 - 21 日
(1)12 月 20 日上午 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
(2)12 月 20 日下午 14:00-17:00:外国语。
(3)12 月 21 日上午 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
(4)12 月 21 日下午 14:00 起:业务课(二);时间均以北京时间为准。
科目参考:各专业(领域)考试科目及要求,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七、复试、调剂与录取
实施依据:按《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具体办法预计 2026 年 3 月中下旬在该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同等学力要求: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进入复试的考生,需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八、奖助政策说明
该校硕士研究生奖助按两项文件执行: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修订)》(师大研〔2020〕5 号)。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师大研〔2025〕10 号)。
九、住宿安排说明
全日制研究生:全脱产学习,学校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非全日制研究生:授课时间通常为周六、周日或寒暑假,具体需提前咨询培养单位;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十、考生诚信要求
考生需准确填写奖惩情况,尤其要如实填报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中,因违纪、作弊受到的处罚;弄虚作假者,将按《国家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十一、其他重要说明
专业与参考书咨询:相关问题需直接联系招生培养单位,学校不提供参考书,考生自行购买。
关键提醒
(1)报名前需阅读《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了解流程与责任。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参考值,实际人数将根据 2026 年国家计划与报考情况调整(可能增删)。
(3)所有专业不开展破格复试。
(4)招生信息仅在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与该校研究生招生网发布,未委托辅导机构;不办考研辅导班,不提供往年试题,不出售参考资料。
(5)本指南与教育部 2026 年政策不符的,以教育部政策为准。
十二、联系方式汇总
学校层面(1)研究生招生网(重要信息发布平台)。(2)邮箱:hnsfdxyzb@163.com。(3)咨询电话:0373-3329034。(4)申诉电话:0373-3325864。
各培养单位
001 数学与统计学院:马老师,0373-3326055。
002 物理学院:宋老师,0373-3326798。
003 化学化工学院:王老师,0373-3325881。
004 生命科学学院:郑老师,0373-3329102。
005 外国语学院:肖老师,0373-3329306。
006 体育学院:顾老师,0373-3325536。
007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胡老师,0373-3329020。
008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周老师,0373-3326271。
009 文学院:张老师,0373-3329087。
010 教育学部:张老师,0373-3328393。
011 历史文化学院:鲍老师,0373-3326913。
012 美术学院:闫老师,0373-3326314。
013 法学院:徐老师,0373-3830332。
014 音乐舞蹈学院:韩老师,0373-3329152。
015 商学院:郭老师,0373-3325454。
018 社会事业学院:司老师,0373-3386008。
019 环境学院:张老师,0373-3328306。
020 水产学院:高老师,0373-3326639。
021 旅游学院:王老师,0373-3328861。
022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石老师,0373-3326027。
023 马克思主义学院:赵老师,0373-3326038。
024MPA 教育中心:胡老师,0373-3325667。
02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老师,0373-3328030。
029 国际教育学院:王老师,0373-3325028。
032 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张老师,0373-3329169。
034 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朱老师,0373-3326099。
035MSW 教育中心:司老师,0373-3386008。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25 年 9 月 30 日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