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考生须知
根据 2025 年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及一志愿生源实际情况,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术型)现有部分调剂名额。为规范有序开展调剂工作,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望有调剂意愿的考生知悉并按要求参与。
一、调剂系统开放时间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 “网上调剂意向采集系统” 已于 2025 年 3 月 28 日正式开通,考生可提前在该系统填报调剂意向;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 “调剂服务系统” 将于 2025 年 4 月 8 日开通,考生需在该系统完成正式调剂志愿填报,仅通过意向采集系统填报不视为有效申请。
请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密切关注系统开放动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填报,避免错过调剂机会。
二、接收调剂专业及报考要求
(一)接收调剂专业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学术型全日制) 调剂缺额:5
该专业为我院重点建设学科方向,拥有成熟的培养体系与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
(二)调剂报考要求
初试科目匹配:调剂考生的初试科目需与我院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必须与我院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完全一致,确保学科基础与培养需求适配;
分数达标要求:初试成绩需符合教育部公布的《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 A 类考生分数线,且满足我院后续划定的调剂复试分数线(将根据调剂生源情况确定并另行通知);
专业背景要求:考生本科专业需与旅游管理或相关学科(如工商管理、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以保障研究生阶段学习效率。
三、调剂复试安排
(一)复试资格审查
审查方式:学院将在复试开始前,通过线上审核电子版材料的形式对调剂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审查不通过者不得参加复试;
材料提交要求:
提交时间:考生需在 2025 年 4 月 9 日 15:00 前完成材料提交;
材料清单:与一志愿考生复试资格审查材料要求一致,具体包括身份证明、学历学籍证明、成绩单、科研成果及获奖证明、政审表等(可参考我院此前发布的一志愿复试通知中关于材料的详细说明);
审查结果通知:资格审查结果将通过电话或调剂 QQ 群告知考生,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
(二)复试形式与时间地点
复试形式:采用线下复试方式,包含笔试与面试两部分,具体考核内容与一志愿考生复试标准一致(重点考查专业知识、科研潜力、外语水平及综合素质);
时间地点:复试具体时间、地点将根据调剂考生报名情况确定,后续会通过调剂 QQ 群及电话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信息,避免遗漏;
复试准备:考生需提前准备复试所需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按通知要求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复试,逾期未到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四、调剂咨询与沟通渠道
(一)咨询电话
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571-28008148(联系人:梁老师),工作日正常办公时段(上午 9:00-11:30,下午 14:00-16:30)可拨打咨询,主要解答调剂政策、专业要求、复试安排等疑问。
(二)调剂 QQ 群
为方便集中沟通,有意向调剂的考生可加入我院调剂专属 QQ 群(群号:2155043277),群内将及时发布调剂进度、复试通知、材料要求等重要信息,也可在群内咨询常见问题(入群请备注 “调剂 - 姓名 - 本科院校”)。
五、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介绍
(一)学位点发展历程
浙江工商大学是全国较早创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1990 年,在企业管理硕士点下设立旅游管理研究方向,开启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索;
2003 年 9 月,正式获批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之一,至今已为行业培养大量优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以 “培养高端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 为核心目标,具体要求包括:
政治思想与品德:具备高水平政治思想素养与良好个人品德修养,遵守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学术能力: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专业方法分析解决学术与行业问题;
综合素养:具备优秀的管理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同时拥有卓越的领导力,适应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主要去向包括:
政府与事业单位:旅游行政管理机关、文旅局、景区管理委员会等;
企业单位:大中型旅游集团、酒店集团、旅行社、旅游规划公司等;
科研与教育机构:高等院校(从事教学或科研辅助工作)、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
其他相关领域: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文化、会展、体育等企事业单位。
(四)培养特色与优势
师资与资源: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导师团队多具备行业实践经验与高水平科研能力;同时配备丰富的科研资源,包括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智慧旅游实验室等平台;
课程设置:采用 “理论 + 实践” 融合的课程体系,既涵盖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也开设案例分析、实地调研、行业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多所海外知名高校(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换学习、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拓展国际视野;
地域优势:学院地处杭州,作为知名旅游城市与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旅游管理研究提供得天独厚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条件,便于开展景区管理、智慧旅游、文旅融合等方向的实践研究。
(五)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点围绕旅游行业发展需求,设立 3 个核心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旅游企业管理方向
研究内容 1:旅游业态创新与营销变革、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研究内容 2:旅游供应链与价值链优化、旅游投资决策与项目管理、休闲经济发展模式与管理策略;
研究内容 3:国际酒店服务产品设计与创新、低碳酒店运营与管理、智慧酒店技术应用与管理、酒店危机应对与品质提升。
旅游经济与区域发展方向
研究内容 1:旅游经济理论前沿、旅游产业政策制定与评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
研究内容 2:城乡旅游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包括城乡旅游规划实践、旅游用地管理、城乡旅游规划政策与监管;
研究内容 3: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旅游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如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等);
研究内容 4:旅游目的地开发与品牌建设、区域旅游合作与管理模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与建设。
智慧旅游与新兴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 1: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数字旅游平台建设与运营、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创新应用;
研究内容 2:智慧旅游系统规划与设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旅游需求预测、服务优化、营销推广中的应用。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2025 年 3 月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