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 2026 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通知
为吸引全国范围内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攻读我校研究生(含直博生),东华大学现启动 2026 年推免生预报名工作。凡是满足申请条件的同学,均可向我校提交预申请,争取深造机会。
一、申请基本条件
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良好,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无违纪违规记录;学习成绩突出,专业排名靠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达到 “品学兼优” 的基本要求。
按照本科就读高校的推荐免试工作实施细则,预计能够顺利获得该校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二、推免生专属优惠政策
1.支持跨专业申请报考,打破专业壁垒,为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但有志于跨领域深造的优秀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2.可优先申请参与 “硕博连读” 培养项目或长学制培养模式;若后续成功转为博士研究生学籍,将一次性获得 2 万元人民币的博士新生奖学金,助力学术研究起步。
3.在申请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可享有 “拔尖创新人才计划” 的优先录取资格,为科研潜力突出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培养资源。
三、接收推免生的专业范围
1.常规专业覆盖:我校所有学术学位硕士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代码为 125100 的工商管理专业除外),均面向推免生开放申请通道。
2.专项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部分国家重点企业,共同开展 “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专项计划”。该计划具体招生方向包括:
3.硕士生招生:集成电路工程、机械、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四个领域;
4.直博生招生:机械、材料与化工两个专业。
有关专项计划的详细招生要求、培养方案等信息,考生可登录预推免系统查询,也可直接联系卓越工程师学院咨询。
5.专业动态说明:预申请系统 “申请专业” 列表中未显示的专业,暂不招收推免生;系统内所列专业为 2026 年拟招生专业,最终的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需以 2025 年 9 月正式发布的《东华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为准。
四、预申请操作流程
1. 系统报名与信息填报
(1)报名时段: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 9 月 22 日,申请人可登录 “东华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点击 “全国优秀大学生推免生预报名” 板块进入推免预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并提交申请信息(系统操作指南详见附件)。
(2)注意事项:
系统开放时间为工作日 9:00-16:00,部分学院可能根据报名人数、审核进度调整预申请截止时间,建议考生尽早完成填报,避免错过机会;
申请人仅可选择一种推免生类型(学术学位或全日制专业学位),且只能填报一个申请志愿,不可多报或重复填报;
网上提交的所有信息(如个人基本信息、成绩、获奖情况等)必须真实、准确、完整,若存在提供虚假信息或弄虚作假的情况,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2. 学院审核与复试组织
(1)各学院(中心)会定期对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及材料进行集中审核,结合学生的本科成绩、科研经历、获奖情况等综合素养,确定复试名单并通过系统发送复试通知;
(2)复试工作将分批次组织开展,录取原则为 “择优录取”,复试时间预计集中在 9 月,具体的复试时间、形式(线上 / 线下)、考核内容等,由各学院(中心)自主确定并通过官网发布;
(3)考生需密切关注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以下简称 “研招网”)及目标学院(中心)官网的公告,及时查收复试通知并按要求准备复试。
3. 申请材料上传要求
(1)需上传的材料包括:本科阶段历年成绩单(需加盖学校或学院教务部门公章)、英语四六级证书(或其他英语能力证明)、各类获奖证书(或科研成果证明,如论文、专利等);
(2)材料整理要求:
将所有材料扫描为清晰的图片格式,统一整理至一个 PDF 文件中;
PDF 文件需自行添加封面,封面内容需包含:申请人姓名、申请学院、申请专业、毕业学校、毕业专业、联系电话(确保畅通);
文件排版建议尽量紧凑,页数不做限制,但扫描图片需保证字迹、印章清晰可辨;
PDF 文件大小不得超过 20M,避免因文件过大导致上传失败。
五、全国推免正式报考录取手续
推免预申请系统仅为东华大学接收推免生的 “辅助工具”,主要用于采集考生意向信息,不具备正式录取效力。正式录取流程需通过教育部 “推免服务系统” 完成,具体要求如下:
1.待教育部 “推免服务系统” 正式开通后,已获得推免资格的申请人,需在系统开通后的前两日内,通过该系统提交东华大学的报考志愿;
2.及时查看并接收我校通过 “推免服务系统” 发送的复试通知(若需补充复试)及待录取通知,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确认,逾期未确认将视为自动放弃;
3.只有完成 “志愿填报 - 接收复试通知 - 确认待录取” 全流程,方可正式获得东华大学推荐免试拟录取资格,最终录取结果以 “推免服务系统” 备案信息为准;
4.教育部 “推免服务系统” 开通时间及操作细则,需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
六、其他重要说明
1. 暑期夏令营考生衔接规则
(1)此前已申报我校暑期夏令营,但未通过夏令营申请、或已通过申请但未参与夏令营活动的考生,仍可参与本次推免生申报,需重新登录推免生预申请系统并按要求填写信息、上传材料;
(2)已通过我校暑期夏令营申请(如获得 “优秀营员” 等资格)的考生,后续申请流程需严格按照对应学院发布的《暑期夏令营章程》执行,无需重复参与预申请系统填报。
2. 咨询渠道与信息获取
(1)关于推免生接收的具体细节问题(如专业招生名额、复试范围、培养方案等),考生可直接与目标学院(中心)联系咨询,联系方式详见本通知 “第七条”;
(2)东华大学 2026 级推免生接收工作的正式通知(含最终政策、流程调整等),预计于 2025 年 9 月在研招网发布,考生需定期登录研招网查看公告,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3. 错过预报名的处理方式
未在预报名时段完成申请的考生,若仍有报考我校的意愿,可在教育部 “推免服务系统” 开通后,通过该系统提交报名申请;后续相关学院(中心)将根据实际招生空缺情况,确定是否再次组织复试,具体安排请考生关注对应学院(中心)官网通知。
4. 政策变动说明
若教育部、东华大学在后续推免工作中发布新的文件、政策或要求,本次推免生接收工作将按最新文件精神调整执行,调整内容将通过研招网及时公告。
七、各学院(中心)联系方式
1. 纺织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8718
联系邮箱:zhangzheng@dhu.edu.cn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古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362
联系邮箱:gumingzhu@dhu.edu.cn
3. 化学与化工学院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608
联系邮箱:hzmi@dhu.edu.cn
4. 机械工程学院
联系人:邓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567
联系邮箱:dsh@dhu.edu.cn
5.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1)学术学位
联系人:何老师
联系电话:021-62373972
联系邮箱:ivenshuai@dhu.edu.cn
(2)专业学位
联系人:董老师
联系电话:021-62378951
联系邮箱:zszs@dhu.edu.cn
6.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1-62373608 转 807
联系邮箱:zhangyun@dhu.edu.cn
7.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315
联系邮箱:zhangcl@dhu.edu.cn
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159 转 102
联系邮箱:zhulh@dhu.edu.cn
9. 数学与统计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331 转 802
联系邮箱:lrxue@dhu.edu.cn
10. 人文学院
联系人:符老师
联系电话:021-62373240
联系邮箱:fxldhu@126.com
11. 外语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446
联系邮箱:29924157@qq.com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106
联系邮箱:liqian@dhu.edu.cn
13.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8655
联系邮箱:yjj07@dhu.edu.cn
14.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联系人:崔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738
联系邮箱:cjq@dhu.edu.cn
15. 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联系人:张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21-67874258
联系邮箱:cm2011@dhu.edu.cn
16. 物理学院
联系人:罗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279
联系邮箱:luohui@dhu.edu.cn
17. 体育部
联系人:罗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274
联系邮箱:luohong@dhu.edu.cn
18. 卓越工程师学院
联系人:孟老师
联系电话:021-67792427
联系邮箱:zyg_dh@dhu.edu.cn
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延安路校区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 1882 号中心大楼中北 358
联系电话:021-62373355
松江校区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 2999 号行政楼 303
联系电话:021-67792430
统一联系邮箱:gs@dhu.edu.cn
官方微信公众号:东华研招
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5 年 8 月 31 日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