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6 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通知
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 “我院”)作为国家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核心职责是承担全国农业重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高新技术研究任务,致力于破解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育高层次农业人才、促进国际农科交流合作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院始建于 1957 年,1981 年成为我国首批具备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单位。自 “十三五” 时期起,我院科研成果丰硕:以第一完成单位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37 项,其中由自主培养研究生担任第一完成人的有 16 项,占比达 43%,另有 63 项奖励有研究生参与,参与比例接近 84%;同时,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0 篇,彰显了强劲的科研创新实力。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我院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国家级设施与创新平台,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动物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单体设施、亚洲最大的大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集群、全球单体规模最大且原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作物种质库,此外还有 2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5 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1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等,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坚实支撑。国际合作领域,我院已与 330 余家外国机构、近 50 个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农科交流网络覆盖全球 5 大洲 85 个国家,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我院研究生教育体系特色鲜明,由 37 个培养单位共同构建 “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 模式,形成涵盖硕士、博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同时包含中外合作办学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国际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体系将我院科研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开展课程学习、学术研究、课题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独有的广阔平台。
导师队伍建设上,我院汇聚 2800 余名优秀导师,由 38 位院士牵头引领,同时包含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其中博士生导师数量达 1040 人,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质师资保障。学科授权覆盖广泛,以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四大学科门类为基础,设有 63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与 80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构成研究生教育的主干学科体系。
我院学科实力雄厚且特色鲜明:在学科评估中拥有 10 个 A 类学科,包括 5 个 A + 学科(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3 个 A 学科(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硕士专业学位)、2 个 A - 学科(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B + 及以上学科在全部一级学科中占比达 75%。依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最新数据,我院有 2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万分之一(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5 个学科跻身 ESI 全球前 1‰(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与毒理学),15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与国内高校相比,ESI 全球前万分之一学科数量并列全国第 4 位,ESI 全球前 1‰学科数量在农业院校中位居首位。
现诚邀全国各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报考我院硕士、博士研究生,现将 2026 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1.具有为科学事业奉献的精神,具备较好的科研潜力,品德优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
2.考生所在学校须为教育部明确的具有当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的高校,非此类高校考生不具备申请资格;
3.考生须获得所在学校 2026 年推荐免试资格,且该资格将占用学校当年推免生名额,未占用名额的推免资格无效;
4.学习成绩与表现需满足以下要求:
(1)在校前三年(本科四年制)综合成绩排名优异,需达到所在学校推免相关成绩标准;
(2)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需达到 425 分及以上,未达到该分数者不满足申请条件;
(3)在校期间无课程重修记录、无考试补考经历,且未因违反纪律受到任何处分(包括警告及以上处分);
5.在学科竞赛、科技发明、学术研究等活动中获得奖项,或在相关活动中表现突出、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考生,将在申请审核中予以优先考虑;
6.身体健康状况需符合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同时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够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与科研压力。
二、申请及接收程序
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确认、志愿填报、复试通知、拟录取确认等全部工作,均需在教育部 “推免服务系统”内完成,未通过该系统办理的相关手续均无效;
1.教育部 “推免服务系统” 正式开通前,考生可提前进行预报名,具体流程如下:
(1)登录我院 “推荐免试生申请系统”,完成账号注册与个人信息填写;
(2)根据系统提示填写预报名申请信息,需注意:预报名的起止时间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自行确定,考生若对预报名时间有疑问,可直接联系拟申请的培养单位咨询;
(3)按系统要求准备申请材料扫描件,将所有材料整理为 ZIP 压缩包(压缩包大小不得超过 30M)并上传,提交后等待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核;
(4)需上传的申请材料包括:本人学生证与身份证扫描件、毕业学校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需加盖学校公章)、本科阶段成绩单(需加盖学校公章)、国家英语四 / 六级成绩单扫描件、已发表论文 / 文章 / 奖励证书扫描件、至少两名报考学科领域内教授 / 副教授(或同等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仅限直博生)、《报考攻读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修计划》(仅限直博生)、其他可证明科研实力的材料扫描件;
2.审核通过的考生将收到培养单位发送的复试通知,复试相关安排需遵循以下要求:
(1)复试时间与形式以我院及各培养单位根据教育部、北京市规定制定的实际安排为准,考生需按通知要求准时参加;
(2)复试期间将进行资格复查,考生需携带与报名系统上传材料一致的纸质版材料,复查不合格或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考生,将立即取消复试资格;
(3)复试内容由各培养单位自主制定,通常包含专业基础知识考核(笔试或面试形式)、综合面试(考察科研潜力、专业认知等)、外语口语与听力测试(考察外语交流能力);
(4)各培养单位需对每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进行专项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等,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
3.拟录取确认流程如下:
(1)复试成绩合格且体检通过的考生,将被确定为拟录取推免生;
(2)拟录取考生需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 “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报名、确认拟录取等手续;
(3)未按规定时间完成相关手续的考生,将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4)已被我院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若违反规定参加统考,将取消其推荐免试资格。
三、其他说明
1.招生专业与导师查询相关事宜:
(1)2026 年我院接收推免生的专业、研究方向等信息,可参考《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 1,若后续发布 2026 年最新专业目录,需以最新目录内容为准;
(2)原则上,我院所有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均具备接收推免生的资格,但博士生招生专业中的 0710J3 农业合成生物学、0710J4 农业生物智能设计、1203J5 乡村振兴理论与政策专业,暂时不接收直博生,考生需注意避开;
(3)招生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可登录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官方网站查询;
2.成绩与意向生效规则:推免申请考生的复试成绩、培养单位给出的拟接收意向,均需在考生正式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后,方可具备法律效力,未取得正式推免资格的考生,其复试成绩与拟接收意向无效;
3.学费减免与奖学金政策:
(1)所有被我院录取的推免生,均可享受第一年学费全额减免政策;
(2)对于本科毕业学校为 “双一流” 建设高校,且本科毕业专业对应的学科在最近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结果为 “A-” 及以上的优秀推免生,可享受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减免(推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 3 年,直博生基本学制为 5 年);
(3)推免生在第一学年原则上可获得全额学业奖学金,第二、三学年(直博生含第四、五学年)的学业奖学金评定,将按照我院研究生院发布的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执行。
四、咨询方式
1.招生单位基本信息:
(1)招生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
(2)招生单位代码:82101;
2.通讯信息:
(1)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邮政编码:100081;
3.联系渠道:
(1)咨询电话:010-62162692(工作日办公时间接听,法定节假日除外);
(2)电子邮箱:yzb@caas.cn(邮件主题请注明 “2026 推免咨询 + 姓名 + 本科学校”,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回复)。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