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6 年社会工作专业推免生预报名公告
依据《广东财经大学 2026 年接收全国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预报名公告》的相关规定,现就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MSW)教育中心 2026 年接收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 “推免生”)的预报名工作,发布公告如下。
一、学院及专业硕士点概况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 2008 年,始终秉承 “厚德致公 励学善治” 的院训,坚持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的发展定位,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联动、校地协同发展,且突出数字化、湾区化、实践化、应用化、国际化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1. 科研平台与团队
学院拥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及团队,具体包括:(1)省级科研平台 2 个: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政府治理政策与法规科普基地、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2)校级科研团队 10 余个:如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公共治理改革与创新研究团队、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团队等;(3)校级非实体科研机构 5 个: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心、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乡村振兴与村镇规划研究院、大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
2.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情况
(1)本科专业:2001 年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是广东省首批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1 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2)硕士点建设:2024 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MSW)授予权,2025 年正式启动招生,当前该专业在校生共 22 人;(3)导师团队:校内专业导师 12 人(含教授 5 人、副教授 7 人),同时推行 “双导师” 培养制度,已聘任校外实践导师 12 人;(4)实践与产教融合:建成校外实践基地 10 个(其中省级实践基地 2 个),成功获批 1 个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
3. 科研成果与优势
MSW 骨干教师团队近五年来成果显著:(1)项目主持:主持国家级项目 8 项、省部级项目 23 项、市厅级项目近 50 项;(2)学术产出: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60 余篇,斩获各类科研奖励 6 项;(3)研究优势: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研究阵地,在健康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基层城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具备独特优势;(4)决策咨询:为政府部门提供的决策咨询报告中,3 篇获中央有关部门批示,4 篇获省市有关领导批示,3 篇被厅级单位采纳应用。
二、招生专业、方向及人数
1. 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035200,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
2. 研究方向
下设 3 个核心研究方向:(1)健康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2)城乡基层社区治理;(3)乡村振兴。
3. 推免招生计划
2026 年计划接收推免生 5 人,最终实际招生人数以确认录取后的官方统计人数为准。
三、报名条件与流程
1. 报名材料提交
(1)提交时间:申请人需在 9 月 21 日(含当日)前完成申请邮件发送;
(2)接收邮箱:学院指定联系人邮箱 ——2223085001@qq.com;
(3)邮件命名:需严格按照 “申请专业名称 + 申请人姓名 + 手机号” 的格式填写邮件主题;
(4)材料要求:所有材料均需以 PDF 文件格式提交,具体清单如下:①申请人本人有效的学生证(需清晰显示个人信息页)及身份证(含正反面);②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需加盖推荐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确保成绩真实有效);③英语水平证明(如大学英语四级 / 六级证书、托福成绩报告、雅思成绩报告等);④原创性成果材料(可证明申请人在科研或专业实践领域有突出表现,非强制提交项,仅作为招生单位参考);
(5)材料核验:若申请人获得复试资格,复试时需携带上述材料的原件,供工作人员现场核验。
2. 资格审核与复试名单确认
学院将组织专人对申请人的资格及提交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后,会第一时间向相关考生发送复试确认邮件,请考生注意查收。
3. 复试参与要求
获得复试资格的申请人,需按照邮件通知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准时参加复试,未按时参与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4. 拟录取与推免服务系统操作
(1)系统填报:拟录取的推免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 “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 “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我校志愿填报;
(2)通知发送:推免服务系统功能开通后,我校将分阶段发送通知 —— 向复试名单内考生发送 “复试通知”,向通过复试且已接受 “复试通知” 的考生发送 “待录取通知”;
(3)确认要求: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 “待录取通知”,逾期未确认将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预报名阶段资格未明确的处理
预报名期间,若申请人暂未知晓是否获得推免生资格,仍可正常报名并参加我校复试。后续若考生取得当年推免生资格,其复试成绩持续有效;若未取得推免生资格,复试成绩自动失效。
2. 申请材料真实性责任
申请人需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全责。若发现存在提交虚假材料、考试作弊或其他违纪违规行为,学校将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 <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的通知》及学校相关文件,严肃依规处理。
3. 推免生统考限制
已被我校正式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若违反此规定,学校将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按统考生身份处理。
4. 错过预报名的补报途径
若考生因特殊原因错过预报名,仍有报考意愿的,可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通过该系统提交报名申请。相关学院将根据实际招生名额空缺情况,决定是否组织补复试。
五、联系方式
1. 联系电话
020-84096023、020-84096166(接听时间:工作日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
2. 联系人
郭老师。
3. 联系邮箱
2223085001@qq.com。
4. 政策调整说明
若上级主管部门(如教育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对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出台新的调整或补充规定,我校将以最新政策为准执行,后续将通过学院官网发布更新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