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EMBA 学习一年感悟
时光飞逝,自 2024 年 6 月底踏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参加 2024 级新生见面会至今,已然过去一年零两个月。这一年,于我而言,是开启全新学习旅程的一年,更是推开新世界大门的一年。《战略管理》课程的贾旭东老师曾提及:“如意,源于时常回望内心,反求诸己,方能得偿所愿。” 如今,恰逢中心邀约撰稿,我便借此契机,回望这一年重返校园的时光,梳理内心的收获与深刻感悟。
过去一年,我系统学习了十八门课程,从刘跃文老师的《商务大数据分析》到陈军老师的《财务管理》,每一门课程都为我带来了全新的知识视角。同时,在俞炜华老师的《管理经济学》、张振老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等课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婚恋经济学》《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六本著作。此外,我还结识了百余位老师与同学,参与了 24 级校园定向活动、第十九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中石油企业参访等多场集体活动,并聆听了《传承创新、系统管理、服务国家》《轰炸机五日谈》等十余场精彩讲座。
一、读书、学习、交朋友
2024 年 9 月初,在学校组织的素质拓展活动中,我与 MBA/EMBA 中心的郑莉老师以及班主任张晗老师交流起我们这些工作多年后重返校园的想法。郑莉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深有共鸣:“在家中,我们扮演着儿女或父母的角色;在单位,又承担着员工或领导的职责;而在学校,大家可以卸下所有身份,做回真正的自己。” 两天的拓展训练结束后,班级里颇具文采的张力之同学写下了一篇真挚的随笔《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文中提到:“这段经历虽在逐渐远去,但它让我们忘却了昨日的烦恼与明日的忧虑…… 若问收获了什么,那便是纯粹的快乐。”
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启发,在 9 月中旬联合会成员自我介绍时,我在 PPT 中这样写道:“来到交大,我期望能读书、学习、交朋友;更希望能找回曾经失去的 —— 青春年少的模样、纯粹的快乐以及真实的自我。” 这便是我来到交大的初心。
1.1 所学知识点滴
在《商务大数据分析》课堂上,刘跃文老师教会我如何在海量大数据中快速识别异常数据,挖掘其中的价值,并运用这些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高山行老师的《商法》课程,让我明晰了 “法无授权不可为” 适用于政府和公权力机关,“法无禁止即可为” 则针对公民个人这一重要原则。舒成利老师在《战略营销管理》课上提出,营销是实现社会真善美的途径,是双向或多向价值创造的过程,这番话让从事多年销售工作的我,重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宋合义老师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指出,对于研发人员,应建立奖金与其研发产品所产生利润正向挂钩的激励机制。在财会领域,张禾老师的《会计学》注重基础核算与准则应用,王建玲老师的《财务报表分析》聚焦报表解读与经营诊断,陈军老师的《财务管理》围绕资金运作与价值创造展开,这三门课程从记账、看账到管账,为我构建起了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知识体系。
庞红老师在《国际金融》课上用三句话概括了金融的本质:一是为资金充裕者理财,为资金短缺者融资;二是金融的核心在于信用、杠杆与风险;三是所有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杨晶玉老师在《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课上,通过一个趣味游戏和一张图表,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供给与需求模型。
王龙伟老师在《全球商务》课程预习阶段,让我们观看了纪录片《美国工厂》,课堂上又以 “传音控股” 等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陈树文老师在《战略领导力与执行力》课中提到,战略领导者与执行者需具备智商(IQ)、情商(EQ)和逆商(AQ),其系统可概括为 “王道系统”,即由道家的天道、儒家的人道、法家的地道构成 “三横”,再加上沟通协调的贯通力这 “一竖”。
廖貅武老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课上强调:“人不会被 AI 替代,但不掌握 AI 技能的人,终将被掌握 AI 技能的人超越。” 原长弘老师的《管理经济学》通过小组大作业,让我们实践了一篇论文的基本框架与逻辑构建。俞炜华老师的《管理经济学》考试,则重点考查了价格歧视、交易成本、搜寻成本等基础理论,以及企业如何借助弹性和套利策略获取更高利润。
王亮老师在《自然辩证法》课上教导我们,要秉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崇高追求。张喆老师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课程中,通过 Knight 与 K 两位风格迥异教练的故事,阐述了企业 ESG 对企业自身及社会的影响与反馈。贾旭东老师在《战略管理》课上表示,在乌卡(VUCA)时代,要学会反求诸己,以不变应万变,做到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驭术。张振老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上,带领我们前往红军根据地照金开展研学活动,并组织大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小组讨论与汇报。
除了必修与选修课程,学校还经常举办各类校内外讲座。我聆听了冯耕中老师的《传承创新、系统管理、服务国家》、艾俊强老师的《轰炸机五日谈》、王向辉老师的《长安回望绣成堆》等十场讲座,并手写了近五千字的心得体会。
1.2 新识挚友二三
在学校里,与我们接触最多的便是充满活力、年轻靓丽的班主任张晗老师。记得有一次,我骑着单车去学校,在路上偶遇了张老师,她笑着说我骑单车的样子像个风一样的少年,这句话让我开心了许久。
方抒睿书记外表温婉优雅,内心却坚定果敢。她组织带领我们参观了国家版本馆和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还特意安排我为大家分享交流学习心得。令我惊喜的是,这次在众多人面前发言,我竟然没有紧张到腿抖、声音发颤。我想,这一定得益于西安交大 EMBA 课堂上频繁的上台分享机会,是这些经历为我赋能,让我不断进步。
袁兵班长是一位极具担当的人,来到学校后,他爱上了跑步,常常一言不合就跑几十公里,比如从兴庆校区跑步到创新港校区。还有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编剧张力之,不善言辞却胸有成竹的导演贺杨,声音洪亮、思维活跃的主演杨一帆,积极出谋划策的策划刘改宁,为活动带来资源的服化道许彤彤、美工徐晗,以及放下家中三个孩子前来参与拍摄的演员庄茂权等。正是因为大家的辛勤付出,我们 EMBA 第四组才能顺利完成入学初期学校组织的 “24 级校园定向活动” 的视频拍摄与表演节目。
无论是小型的素质拓展活动,还是大型的项目,其基本运作原理是相通的:事情终究要靠人来完成。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人们相互认识、熟悉、交流、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团队,根据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最终凝聚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任务、拿出成果。这个过程十分宝贵,正如阳明心学中所说的 “事上磨炼”,也与稻盛和夫的 “现场主义” 不谋而合。
在素质拓展活动的节目表演中,出现了一个小失误:背景 PPT 的播放与同学们的表演没有同步。因此,在后来的年会表演中,我坚持亲自手动播放 PPT,以弥补之前的遗憾。我深知,无论身处台前还是幕后,都需要尽心尽力地付出。
年会的情景剧《刻不容缓》,源于我发起的一次英语兴趣小组线下演讲与情景剧活动。用秦小慧的话说,这是一群性格内向的人(I 人)开展的一次外向型活动(E 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又结识了几位新朋友:外柔内刚的江月、气质儒雅的苏鹏、随性开朗的秦小慧、聪慧体贴的贺安琪以及热情似火的吕真朴。
在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中,起初是我们自行组队。后来,认真负责的学习委员王永才为了进一步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改用 AI 小程序进行随机分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课堂上同学们激烈的思想碰撞以及分工完成作业时的实践合作,我感受到了英语专八水平的前同桌李艳娟的独特思维,领略了学霸现同桌闫化刚的渊博学识,见识了才华横溢的诗人韩越的出众文采,聆听了优秀的冯博同学出口成章的随堂分享,也看到了心怀大爱的王永强眼中闪耀的光芒。当他对我说 “随着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共产主义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在有生之年或许能亲眼见证” 时,那光芒愈发璀璨。
课间休息时,也有许多同学愿意与我聊天交流。有乐于为大家提供细致服务的黄雅泽,推崇知行合一的徐大文,舞姿优美的俞锦瑾,始终充满热情的孙香香,初次见面就说我长得像她公爹的贠琬茹,国际贸易做得十分出色的叶佩佩,善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化繁为简的郑军胜,思维敏捷的黄家宽,人情练达的张庆达,少年老成的刘森,包容随和的王亚飞,热爱骑行的酷炫骑手王高阳,颇具大哥风范的王泽国,拥有有趣灵魂的郭腾蛟,英俊帅气的副班长李书行,擅长琴棋书画的周钊冉。还有曾担任水手和大副、精通航海技术、目前正投身国家级工程的刘小昀,教我说陕西话的冯帅冯旭琛,三句话不离健康话题的李飞,一有活动就忙着为大家拍照录像的江曙,羽毛球健将李拯,金融领域的人才汪德彪,以及充满活力的大男孩原清逸、王志恒和可爱的姚洁心等。
除了丰富的课堂教学,学校内外还开展了各类社团活动和课外实践。我加入了联合会创投部、仙桥英语俱乐部,并参与了第十九、二十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
联合会创投部汇聚了一群充满激情的伙伴:坚信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快消酒业从业者邹镕斌,理智客观的 AI 教育领域从业者何润东,思维缜密的 IPO 律师王嘉欣,外表清秀、性格内敛的 MCN 传媒从业者景秀,阳光帅气的地产资管从业者李鹏辉,乐观积极的叉车销售服务从业者李文明等。
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有一句口号:“走过茫茫戈壁,都是姐妹兄弟。” 通过第十九届戈壁挑战赛,我认识了廖貅武、耿葳和王红燕老师,还结交了乐于助人的尚前进、坚韧不拔的 “铁娘子” 周敏、精力充沛的 “永动机” 怀忠志等不同年级的学长学姐。我们一同携手穿越茫茫戈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亲密的姐妹兄弟。
二、找回失去的:青春和少年、纯粹的快乐、真实的自我
2.1 重拾青春少年模样
前文提到,在校园里骑小黄车偶遇班主任张晗老师时,她夸赞我像个风一样的少年。年近五十的我,听到这句话后,心中满是欢喜,仿佛瞬间回到了 18 岁的青春时光。那时的我,每天早上骑着单车去上学,快迟到时就拼命蹬车,风在耳边呼啸而过,那种自由飞翔的感觉至今难忘。没想到三十年后,我还有机会重返校园,再次体验在林荫大道上肆意骑行的畅快。
我家住在青海省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距离西安有八百公里路程。每个月,我都会乘坐四个多小时的动车来西安上课,住宿在兴庆校区东北角的桔子酒店。选择这家酒店,主要是因为它离地铁口非常近,这样我每次来西安,都能体验坐地铁、骑单车的乐趣。要知道,在我的家乡西宁,既没有地铁,也没有共享单车。每次来西安上课,我都像一个来到大城市求学的乡村孩子。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忍不住进行角色代入,思考自己是否会遇到像田晓霞那样的人,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 “煤矿”。
这一年里,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同学们都说我在尽情享受重返校园学习的过程,事实确实如此,我也在用这种方式,致敬自己渐渐逝去的青春与少年时光。
2.2 寻回纯粹快乐
《道德经》中有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他们。《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课程的杨晶玉老师也曾分享,她免费帮儿子带孙子,并且心甘情愿,因为在带孙子的过程中,她也收获了纯粹的快乐,这是一种需求与供应的相互匹配。
我最初加入仙桥英语俱乐部(微信群),是为了给上高中的女儿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通过自身行动潜移默化地提醒她学习英语。就像 2023 年,她备战中考,我备战考研一样,我的出发点都是 “行不言之教”。后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每天坚持英语听、说、读、写练习,逐渐在学习中收获了纯粹的快乐,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群主朱慧(Ella)、细心体贴的孙强(Charles)、善于社交的南余慧(Strickland)、专注减肥的王翠香(Nola)、14 级的学姐刘青(Qing)、声音甜美的杨海兰(Helen)、发音标准如同英语听力测试的任佳琪(Rocky)等。还有一起坚持学习、共同进步的戈壁挑战赛队友怀忠志(Suhai)和周敏(Mina),以及热心的关佳(Ivy)老师和耐心的刘薇(Via)老师。在 6 月底加入仙桥俱乐部一周年之际,我将自己每天学习英语打卡记录的笔记整理成 PDF 文档,并命名为《365 days of loving you》,这里的 “you”,指代的就是我这一年来从学习出发到收获满满的这段经历。
学习能带来快乐,帮助他人同样能收获快乐。我参与了徐晗、侯政佐等几位热心同学组织的关爱困境儿童献爱心公益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那是一种纯粹的快乐。
学习时全力以赴,玩耍时尽情投入。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大家尽情嬉戏,也收获了纯粹的快乐。桑梦喃说我们的乐队是 “做梦乐队”,我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因为雷军曾说过 “梦想还是要有的嘛,万一实现了呢?”,而我们的乐队,正是带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梦想组建起来的。
这一年里,我两次登上西安老城墙。第一次是在许晶清的带领下,与闫化刚一同前往,浪漫的 “发哥” 还特意掐着步数跑了 13.14 公里,这是独属于跑步爱好者的浪漫。另一次,则是我筹划已久的城墙骑行 —— 没错,又是单车,我对单车有着特殊的喜爱 —— 我骑着单车环绕西安城墙一圈,完成了一次难忘的闭环骑行。
2.3 找回真实自我
多年来,我曾问过许多人同一个问题,也是我一直苦苦探寻的问题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境遇下,答案也不尽相同。比如 20 岁时,我认为谈恋爱是幸福;30 岁时,拿到一个项目会让我感到幸福;40 岁时,我觉得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就是幸福。《战略管理》的贾旭东老师说:“你认为自己幸福,你便是幸福的。” 因为幸福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更是对真实自我的觉知。
想要找到幸福,首先要找到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有三个维度的自我:第一维度是物质的自我,第二维度是意识的自我,第三维度则是真实的自我。物质的自我是物理存在,是意识的载体。从物理角度来看,意识的自我以电讯息的形式存在并游走于身体各个部位,其中大脑是主要场所(为便于理解,我们暂且这样定义)。我们都知道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又会反作用于意识,但我们可能未曾意识到,在物质与意识之上,还存在着一个作为观察者的真实自我。这个真实的自我,就像一个客观的第三方,以上帝视角静静地观察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它既能感知到物质自我的冷暖、饥饱、动静与疼痛,也能察觉到意识自我的喜怒哀乐、思虑怨恨与贪婪嗔痴。
这个真实的自我,就如同人们常说的 “举头三尺有神明”,是我们自身的第三维度。正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里的主宰,是菩提中的神明,是人生意义的核心。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拥有主导权,是成为 “魔” 还是成为 “佛”,全由自己决定。一念之间,可能产生善念,也可能滋生恶念,善恶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
这个真实的自我,便是《大学》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里的 “明德”;是佛学中的 “佛” 与 “如来”;是《道德经》所阐述的 “道”;是易学里的 “无极”;是心学中 “明心见性” 的 “心” 与 “性”,是 “知行合一” 中的 “知”,是 “致良知” 中的 “良知”;是武学中 “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的 “气”,也是中医学里的 “元气”;它如同《星球大战》中的 “The Force”,又似《黑客帝国》里的 “Matrix”。笛卡尔提出 “我思故我在”,而贾旭东老师则认为 “我觉故我在”。真实的自我,是 “我” 这个宇宙的核心与本体,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觉知到它的存在。
觉知到真实的自我,就意味着明了 “明德”、见到 “如来”、领悟 “道”、唤醒 “良知”。这就如同为人生的双缝试验架起了一台观察的摄像机,看似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实则通过第三方观察者的介入,悄然改变了试验结果。它能让我们这束被观察的 “光” 呈现出波或粒的不同形态,促使波函数坍缩,让处于不确定叠加态的 “薛定锷的猫”,坍缩为确定的经典态。
觉知到真实的自我,就能指引我们在人生的四度空间里,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进入正向的平行宇宙,描绘出幸福快乐的人生轨迹。
觉知到真实的自我,还能激发每个人本性中潜藏的爱与智慧,让我们成为一束光。这束光不仅能点亮自己,还能照亮他人,最终实现 “为世界之光” 的愿景。
最后,衷心感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MBA/EMBA 项目,为我的成长与蜕变赋能!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