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欢迎关注和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金融MBA(2026级)项目

欢迎关注和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金融MBA(2026级)项目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中国科大MBA中心

在中国,有一所秉持 “不设限” 精神的顶尖学府,它在工商领域与科技领域齐头并进,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才,它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今,中国科大量身打造科技金融方向 MBA 项目(2026 级),为渴望在科技与金融融合浪潮中脱颖而出的你,提供了通往成功的绝佳平台,诚邀你关注与报考!


一、项目核心:打造 “工商 + 科技 + 金融” 复合型人才


中国科大理工科学底蕴深厚,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创新融合方面具备天然优势。本次推出的科技金融方向 MBA 项目,以工商管理为坚实基础,深度融合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旨在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实战能力的科技金融型管理人才。


项目聚焦五大前沿领域,精准契合行业发展需求:


金融科技:紧跟技术革新步伐,探索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助力学生掌握金融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与运营逻辑。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解析区块链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深入研究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监管政策及市场规律,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专业分析与实践能力。


金融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教授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帮助学生从海量金融数据中挖掘有价值信息,为金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量化投资和算法交易:系统讲解量化投资策略构建与算法交易模型开发,让学生具备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投资决策与交易操作的能力。


金融风险管理:全面覆盖金融风险识别、评估、控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应对各类金融风险的专业素养与实战技能。


通过构建 “工商 + 科技 + 金融” 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将助力学生打破学科壁垒,成长为兼具管理智慧、科技视野与金融专长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科技金融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学院实力:多维度优势铸就卓越平台


选择一个项目,学院实力是重要考量因素。中国科大管理学院作为项目依托,在历史、师资、学科、教学、认证等方面均展现出顶尖水准,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中国科大管理学院成立于 1995 年 6 月,始终践行 “创造管理思想与工具,培养管理英才与领袖” 的使命,遵循交流、开放和国际联合的办学原则。在 30 多年的管理学教育历程中,学院形成了鲜明特色,完成了一大批创新科研成果,培养了上万名政商界精英和管理领袖,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


(二)师资强大,名师云集


学院是中国商学院中著名的人才高地,坚持立德树人,汇聚了众多顶尖学者。其中包括 5 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 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 21 位省部级人才。现有 2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 4 个省级教学团队,3 门课程入选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此外,学院还组建了由行业精英构成的多元化实践导师群体。这些导师来自金融监管部门、知名科技企业、顶级投资机构等,他们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行业洞察、实战经验和职业发展指导,有效促进理论与实务的深度结合。


(三)学科卓越,屡获佳绩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成果斐然,多项排名位居前列:


2020-2024 年,在 UTD 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百强榜中,学院位列全球第 90 名,SCI/SSCI 论文总发表数连续多年位居 C9 商学院首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实力强劲,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 A 等级,工商管理获得 A - 等级;管理科学与大数据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中的 “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名单。


2024 年,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之中国学科评级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工商管理均获佳绩;2025 年,在 THE 泰晤士世界学科排名之商业与经济学、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之统计与运筹学中,学院均位列全球前列;在 2025 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管理科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专业也稳居全国上游。


(四)教学领先,模式创新


学院创新构建了独特的教学体系,助力学生全面提升能力:


一专引领:一心专注前沿科技,让学生始终紧跟科技发展潮流,把握行业创新方向。


两极贯通:实现科技极人才和管理极人才的双向贯通,培养学生跨界整合能力。


三层递进:采用基础 - 主干 - 前沿三层能力递进的培养模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四明五懂”:培养学生明辨政策导向、明通管理实践、明识科技前沿、明晓资本金融的 “四明能力”,以及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 “五懂素养”。


(五)权威认证,国际认可


学院先后通过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彰显卓越办学实力:


2015 年通过 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2020 年获得 AACSB 五年期再认证,2025 年 2 月又顺利通过六年期再认证。


2016 年通过 AMBA(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认证,2020 年通过再认证。


2019 年通过 QS Stars 商学院五星级国际认证,标志着学院办学水平获得国际高度认可,为学生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资源。


三、培养优势: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


除了强大的学院实力,项目还具备四大培养优势,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学习与发展环境。


(一)科研成果突出,学术氛围浓厚


学院在科研领域成绩显著,获得省级教研教改重大项目 5 项,重点项目 16 项,一般项目 23 项。同时,拥有 3 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1 个省级重点智库和 4 个研究中心,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接触学术前沿提供了丰富机会,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培养范式独特,聚焦创新能力


通过教学培养体系重构、产教融合和师资队伍建设,学院构建了 “管理 + 科技 + 金融 / 创业” 三维融合的培养范式。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以 “科技基因” 为底色、以 “四明能力” 为核心、以 “五懂贯通” 为特色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局限,提升创新能力。


(三)实践资源丰富,注重实战培养


为了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学院积极拓展实践资源:


与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建立多个联合实训基地,每年为百余名学生提供高质量实习机会,让学生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实际运作。


与业界紧密合作开发管理案例,多项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战素材。


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开发等支持;通过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多个创业项目和初创企业的孵化,有力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主办系列活动、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搭建起学生、学者与企业家交流的桥梁,拓宽学生视野。


(四)合作交流广泛,拓展国际视野


学院与国内外顶尖商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前沿课题研究。同时,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20 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跨文化学习机会。例如,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代表团曾受邀光临伦敦证券交易所,为学生搭建了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平台,助力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全球竞争力。


四、项目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中国科大科技金融 MBA 项目凭借四大特色,为学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让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金融与科技深度交叉


项目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交叉融合。不仅教授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技工具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既能掌握金融理论,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二)产业深度融合,依托科研优势


中国科大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项目充分依托这一优势,深入解析这些前沿技术对金融业的颠覆性影响。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授课、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产业前沿,了解技术与金融融合的最新动态,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三)多元化师资队伍,汇聚多方智慧


项目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涵盖三大群体:


管理学院教授: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传授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


理工科学院相关领域专家:带来前沿的科技知识与技术见解,帮助学生搭建科技与金融之间的桥梁。


业界资深导师:来自金融监管部门、知名科技企业、顶级投资机构,他们将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为学生提供行业洞察与职业指导,让学生了解行业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


(四)聚焦应用能力,培养实战型人才


项目以培养学生的科技金融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实战水平:


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与先进的科技工具,能够独立设计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应对实际业务中的各种挑战。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熟练使用各类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具备区块链开发、智能合约编写或量化策略部署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实践项目、模拟比赛等方式,提升学生在量化投资、智能投顾、数字货币等场景的实操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重视培养学生的合规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让学生熟悉国内外金融科技政策与监管框架,在开展业务时能够坚守合规底线,有效防范风险。


五、培养方式:灵活适配在职人士


考虑到大部分报考者为在职人士,项目在培养方式上进行了精心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在工作与学习之间找到平衡。


(一)学制


采用非全日制学制,学习年限为 2-3 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工作安排和学习进度,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二)学习方式


学习时间安排灵活,除节假日以外,主要采用周末授课或每月集中 5 天(周三 - 周日)授课的方式(前三个学期)。这种安排既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生工作的影响,让在职人士能够兼顾工作与学习。


(三)颁发证书


学生在规定年限内,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将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双证加持,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增添有力筹码,提升个人竞争力。


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全面覆盖


项目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涵盖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方向必选课、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与论文环节,全面覆盖科技金融领域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公共课程


包括政治理论、商务英语、商业伦理三门课程。政治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商务英语课程提升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商业伦理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坚守道德底线。


(二)专业基础课程


涵盖商业信息技术、数据、模型与决策、企业决策模拟、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营销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坚实的工商管理基础框架,让学生掌握企业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核心知识与技能。


(三)方向必选课


开设前沿科技与新兴产业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机遇,为学生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四)专业方向课程


设置科技金融管理、投融资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三门专业方向课程。这些课程聚焦科技金融领域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金融行业的运作模式、投融资策略以及风险管控方法,提升学生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


(五)实践与论文


实践环节包括工商管理商业实践与产业课堂、专业实践(如管理案例精英赛、企业模拟大赛、创业赛、尖烽时刻等);论文环节包括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写作。通过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提升实战能力;通过论文写作,学生能够对科技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独立思考与科研创新能力。


七、理实交融:丰富活动拓展能力边界


为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周:集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项目研讨、实地调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学游:组织学生前往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心等地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行业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经验。


优秀企业参访:定期组织学生参访华为、腾讯、阳光电源等知名企业,与企业高管交流互动,了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成果。


“负笈千里” 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前往不同地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班级专题讲座与班级活动:班级定期组织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同时开展各类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比赛


举办管理案例精英赛、企业模拟大赛、创业赛、尖烽时刻等教学比赛。这些比赛以实战为导向,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商业场景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中国科大 MBA 管理案例精英赛(2025)校园赛的举办,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竞争意识。


(三)竞技比赛


除了教学比赛,项目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亚沙挑战赛、亚新挑战赛、阳光杯赛等多种体育赛事。这些赛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和抗压能力,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国际移动课堂


国际移动课堂是培养全球化综合管理人才的重要一环。项目每年组织学生前往美国、德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开展移动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将走进当地知名高校、企业和金融机构,学习国外前沿的管理理念和商业模式,与当地师生、企业家进行交流互动,反思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挑战与机遇,为未来的国际化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五)高端沙龙


每学期,项目都会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同时举办若干场次不同专业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和专题培训。此外,还会邀请行业专家、科技前沿专家举办高端讲座,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科技资讯。MBA 中心和 MBA 联合会也会组织不同种类的论坛、比赛、音乐节(如弦歌不辍,奔赴山海安徽高校音乐节)和文艺沙龙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六)校友会


中国科大拥有强大的校友会组织,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校友网络。校友会定期组织校友返校、创新实践交流等活动,让毕业生能够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同时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与优秀校友交流学习的机会。目前,学校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建立了校友组织,包括北京校友会、苏州校友会、深圳校友会和上海校友会等。这些校友组织不仅为校友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支持和资源,也为在校学生的职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助力学生提前积累人脉资源,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


八、招生信息:把握机遇,开启新程


如果你渴望在科技金融领域实现职业突破,那么中国科大科技金融 MBA(2026 级)项目将是你理想的选择。以下是详细的招生信息,助你顺利报考。


(一)招生对象


如果你身处科技行业或金融行业,渴望站在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前沿,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那么中国科大 MBA 科技金融方向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它将为你提供强大的知识体系、顶级的资源网络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助力你实现职业目标。


(二)报考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均可报考:


国民教育序列博、硕研究生毕业后工作 2 年及以上。


本科毕业后工作 3 年及以上。


专科毕业后工作 5 年及以上。


(三)授课地点


为方便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习,项目在多个城市设置了授课点,分别是合肥、苏州、上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地点和生活安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授课地点。


(四)报考流程


10 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和报考志愿。


11 月: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网上确认,确认报名信息无误,确保报名有效。


12 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科目为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次年 3-4 月:根据初试成绩,符合要求的考生将进入复试环节;复试结束后,学校将公布拟录取名单并进行公示。


次年 5 月:学校对拟录取考生进行录检,确保考生资格符合要求。


次年 6 月:学校向录取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办理相关入学手续。


次年 9 月:新生按照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办理开学报到手续,正式开启在中科大的学习之旅。


(五)招生咨询


如果你在报考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中国科大 MBA 中心官网:https://mba.ustc.edu.cn/main.htm,官网将及时发布项目最新信息、招生动态等内容,供你查询参考。


学校本部(合肥):


地址:合肥市广西路 1789 号中国科大国金院专业学位招生办


邮编:230601


联系电话:0551-63492103、63492305


联系人:黄老师、鲁老师


苏州高等研究院:


地址:苏州工业园仁爱路 188 号敏学楼 203 室


邮编:215123


联系电话:13637080099、17351477687(微信同号)


联系人:王老师、鞠老师


上海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秀浦路 99 号 3 号楼 407 室


邮编:201315


联系电话:021-68121600、18694936668(微信同号)


联系人:武老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金融 MBA(2026 级)项目,是你实现职业跃迁、拥抱科技金融未来的优质选择。我们期待你的加入,与你一同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浪潮中,书写精彩人生篇章!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推荐

排行榜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备考资料大礼包(含近10年真题)

考研问答

江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须知

在我校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一志愿考生将采用现场复试的形式,而调剂考生可选择网络远程复试,不过具体的复试方式还需由各学院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且学院会提前对外公布相关安排。以下是针对复试

203赞 0评论 2025-08-27 12:59:21
清华公布2025年考研复试线!

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1.统考生2.专项计划生(1)“强军计划”:同时满足政治理论成绩不低于40分;外国语成绩不低于40分;业务课一成绩不低于80分;业务课二成绩不低于70分;

122赞 0评论 2025-07-25 11:08:44
北京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成绩公布、复核及后续相关事宜公告

按照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要求,北京大学就公布2025年硕士研究 生初试成绩等相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初试成绩公布  (一)公布时间:2025年2月24日10点。 &

0赞 0评论 2025-07-07 17:06:37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热门头条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第一章:整数、奇数、偶数
00:00

第一章:整数、奇数、偶数

136次观看 --

备考交流

在线老师一对一指导

相关简章

备考交流

2026管理类联考-工商管理(MBA)备考交流群:1030838237
2026管理类联考-公共管理(MPA)备考交流群:1031486399
2026管理类联考-工程管理(MEM)备考交流群:1003731121
2026管理类联考-旅游惯例(MTA)备考交流群:1031430494
2026管理类联考-会计专硕(MPAcc)备考交流群:1003173234
2026管理类联考-审计专硕(MAud)备考交流群:1004190978
2026管理类联考-图书情报(MLIS)备考交流群:1035381514
2026管理类联考199复试调剂交流群:827931220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备考资料大礼包(含近10年真题)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