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
为保障我校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的通知》(教学〔2024〕4 号)、《关于做好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4 号)等上级文件要求,结合重庆市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及我校实际办学情况,特制定本调剂工作实施办法。
一、调剂工作整体安排
(一)调剂渠道规范
我校所有接收调剂的考生群体,包括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 专项计划拟调剂至普通计划的考生,均需通过教育部统一搭建的 “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 “调剂服务系统”)完成报名流程,学校不接受任何非调剂服务系统渠道的调剂申请。
(二)时间节点与信息发布
调剂服务系统将于 2025 年 4 月 8 日正式开通,我校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将同步启动,所有调剂复试及录取环节需在 4 月 28 日前全部完成。接收调剂的专业名称、各专业缺额数量、调剂申请开放时段、考生需满足的基础条件等关键信息,将统一通过我校研究生院官方网站(https://graduate.cqnu.edu.cn/)及调剂服务系统面向社会公开,确保信息透明可查。
二、调剂报考基本条件
(一)通用基础要求
申请调剂的考生,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我校针对具体专业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同时需符合调入专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的报考条件,包括学历背景、专业基础等要求。
考生第一志愿报考的专业需与调入我校的专业属于相同或相近领域,且考生初试考核的科目与调入专业的初试科目需保持相同或相近,确保专业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二)专项专业与计划调剂规则
照顾专业调剂: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需调剂至非同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需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申请调入照顾专业,初试成绩则需符合调入地区对应非照顾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其中,工学类照顾专业之间、体育学学术学位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之间的调剂,按照该类照顾专业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
7 个专业学位调剂限制: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这 7 个专业学位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达到调出专业与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在这 7 个专业学位范围内相互申请调剂,但不得调剂至其他专业;报考非这 7 个专业学位的考生,禁止调剂进入该 7 个专业学位领域。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的考生,若申请调剂至普通计划,其初试成绩需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考生可按国家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满足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的报考条件,可申请调剂至该专项计划,但其初试成绩需达到我校为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调剂考生单独划定的成绩要求。
不接收调剂类型:我校未开设临床医学类专业、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且不参与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及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招生,因此不接受上述类型考生的调剂申请。
(三)专业个性化要求
我校各接收调剂的专业,会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需求,在通用基础条件之上,进一步明确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要求(包含各类加分项)及其他学术能力要求,如科研经历、论文成果等。相关要求需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发布,确保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学科发展需要。
(四)复试遴选标准
满足我校调剂条件的考生,若申请同一专业且初试科目完全一致,学校将以考生初试成绩为核心依据,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名单。遴选过程中,不将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毕业院校层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等非学业水平因素作为遴选标准,也不通过限定考生所在单位、行业、地域、学校类别等非学业水平条件来限制调剂生源范围,保障调剂遴选公平公正。
(五)调剂系统操作规则
学校通过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和调剂服务系统统一发布调剂计划信息。调剂服务系统每次开放接收志愿的时间不少于 12 小时,确保考生有充足时间了解信息并填报志愿。考生填报调剂志愿后,志愿将被系统锁定 36 小时;锁定时间结束后,若我校未对该志愿给出明确的受理意见(如发送复试通知或拒绝调剂),系统将自动解除志愿锁定,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院校或专业的调剂志愿。
三、调剂工作实施流程
(一)发布调剂公告
研究生院在调剂工作启动前,通过学校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和调剂服务系统发布调剂公告,公告内容需明确接收调剂的专业、各专业缺额数量、调剂申请要求、调剂服务系统开放时间等关键信息,并在系统中设置各专业的调剂报考条件及志愿填报开放时段。
(二)学院发布实施细则
开展调剂工作的学院,需根据学校调剂工作办法,结合本院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并发布本院调剂工作实施细则,细则中需明确接收调剂的具体专业、调剂考生的复试时间安排、复试内容与形式、复试成绩评定标准等信息,确保考生清晰了解复试流程。
(三)考生填报调剂志愿
考生在调剂服务系统开放时段内,登录系统仔细核对调剂专业要求,如实填报调剂志愿。若考生因特殊情况(如已确定其他院校录取意向)需提前解除已填报的调剂志愿锁定,可主动联系调剂学院,学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办理志愿解锁手续。
(四)遴选复试考生并发送通知
各接收调剂的学院,需依据学校调剂工作办法及本院调剂实施细则,在调剂服务系统开放时间结束后,组织工作人员登录系统对考生志愿进行审核,结合考生初试成绩、专业背景等条件,择优遴选符合要求的考生进入复试,并拟定复试考生名单及复试通知。复试名单及通知需报研究生院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院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五)考生确认复试通知
调剂考生在收到我校发送的复试通知后,需在 8 小时内(该时间不包含当天 22:00 至次日 8:00 的休息时段)登录调剂服务系统,对复试通知进行确认回复(选择 “同意参加复试” 或 “拒绝参加复试”);若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将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六)组织调剂考生复试
学院按照既定的复试安排,组织调剂考生参加复试,复试工作需严格遵循《重庆师范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中的要求执行,包括复试的形式(线上或线下)、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公平监督机制等,确保复试过程规范、结果公正。
(七)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发送通知
复试结束后,学院根据考生复试成绩及综合表现,拟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全面审核,审核通过后,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向拟录取考生发送 “待录取” 通知。考生在收到 “待录取” 通知后,需在 24 小时内登录调剂服务系统完成确认回复,逾期未确认将视为放弃拟录取资格。
四、调剂工作责任与纪律要求
(一)强化责任意识
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是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选拔质量与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公信力。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需切实加强对本院调剂工作的组织管理与过程监督,学院主要负责人作为调剂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需统筹协调调剂工作各环节;所有参与调剂工作的人员(包括审核人员、复试考官、工作人员等)均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调剂工作顺利推进。
(二)严格执行政策规定
各学院相关工作人员需提前深入学习教育部、重庆市及学校发布的调剂工作政策文件,准确掌握政策要求与操作规范,在调剂工作全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政策,不擅自调整政策标准、不搞变通执行,确保调剂工作严格按照既定流程推进,保障工作安稳有序、公平公正。其中,调剂复试名单需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审议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审核通过后方可发布。
(三)严肃工作纪律
各学院需加强对所有参与调剂工作人员的纪律教育,明确工作纪律要求,强化工作人员的规矩意识与廉洁自律意识。学院纪委需全程参与调剂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调剂志愿审核、复试组织、拟录取名单确定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严厉杜绝徇私舞弊、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等行为,一旦发现违规情况,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维护调剂工作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五、调剂咨询联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咨询电话
为方便考生咨询调剂相关问题,研究生院设立专门咨询电话:023-65910997、023-65918917,考生可在工作日工作时段(上午 9:00-11:30,下午 14:30-17:00)拨打咨询。
(二)学院咨询电话
各招生学院的调剂咨询联系电话,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重庆师范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联系表》,考生可根据意向调剂的学院,直接拨打对应学院电话咨询专业相关的调剂问题。
六、其他说明
(一)未尽事宜处理
本办法中未明确提及的调剂相关事宜,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及重庆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相关文件规定执行,确保政策衔接顺畅。
(二)办法解释权
本调剂工作办法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政策疑问或特殊情况,由研究生院统一协调处理。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