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第七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一、会议召开的基本概况
1.会议时间与主持人员:本次会议于 7 月 14 日正式召开,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孙其信校长亲自担任主持人,全程统筹会议流程,保障各项议题有序推进。
2.参会及列席人员构成:
(1)参会人员:共有 22 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作为核心决策群体,共同参与本次会议所有议题的审议与表决工作;
(2)列席人员: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受邀列席会议,主要承担会议事务协助、信息记录与后续工作对接等职责。
二、会议核心议程:汇报听取与议题审议
1.2025 年 7 月拟授予学位人员情况的汇报与审议:
(1)汇报主体及内容: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任金政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教授联合对 2025 年 7 月拟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人员整体情况进行详细汇报,涵盖拟授学位人员的资格审核、培养流程合规性等关键信息;
(2)委员审议环节:各位委员针对汇报中提及的拟授予学位人员名单逐一核查,从学位授予标准、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等角度展开细致审议,确保名单的准确性与合规性。
2.2025 年新增博士生导师及兼职第一导师人员名单的汇报与审议:
(1)汇报主体及内容:研究生院的李学迪就 2025 年学校新增校内博士生导师、校外兼职第一导师的人员筛选情况、资质背景等内容进行专项汇报,明确两类导师的选拔标准与岗位需求;
(2)委员审议环节:委员们围绕新增导师的学术素养、科研能力、教学经验以及兼职导师所在单位的合作价值等方面展开讨论,对人员名单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审议。
3.2025 年自主审核学位授予工作及相关授权点情况的汇报与讨论:
(1)总体工作情况介绍:研究生院的陈范骏首先向委员们介绍 2025 年学校自主审核学位授予工作的整体推进进度、工作机制与现阶段成果,让委员们全面掌握工作背景;
(2)具体授权点详情汇报:分别针对机械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国别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施园艺学二级学科的建设基础、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逐一汇报;
(3)专题讨论环节:委员们结合各授权点的实际情况,围绕自主审核工作的标准设定、后续建设保障、与学校学科发展的契合度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提出多项优化建议,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三、会议表决结果:无记名投票确定事项
1.学位授予结果:
(1)学士学位:经投票表决,同意授予 795 人次本科生学士学位,意味着这些学生已达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要求,可正式获得学位认证;
(2)硕士学位:同意授予 912 名研究生硕士学位,认可该部分研究生在硕士阶段的学术研究与课程学习成果;
(3)博士学位:同意授予 403 名研究生博士学位,肯定其在博士阶段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学术贡献。
2.博士生导师及兼职第一导师聘任结果:
(1)校内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同意邢界文等 91 位教师担任校内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进一步充实学校学术学位博士生培养的师资力量;
(2)校内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同意杜雪梅等 35 位教师担任校内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为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指导;
(3)学术学位兼职第一导师:同意聘任王伟等 9 人为学校学术学位兼职第一导师,通过外部优质资源引入,丰富学术学位博士生的培养视角;
(4)专业学位兼职第一导师:同意聘任刘健华等 8 人为学校专业学位兼职第一导师,加强学校与行业实践领域的联系,提升专业学位博士生的实践能力。
3.学位授权点增设结果:同意通过自主审核方式增设三类学位授权点,具体包括机械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国别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设施园艺学二级学科,此次增设将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科体系,助力学科特色发展。
四、孙其信校长的总结讲话与工作要求
1.表决结果宣布:孙其信校长根据全体委员的无记名投票结果,正式向参会人员宣布本次会议所有议题的最终表决结果,明确各项工作的后续推进方向。
2.核心工作部署与要求:
(1)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强调学校需立足长远发展战略,做好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通过校院两级协同联动,持续优化调整学科结构,最终实现为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前沿领域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2)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前瞻性储备,主动加强与行业内领先头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借助外部资源优势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水平;
(3)学位质量与工作推进:要求严格把控学位授予全流程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制,同时对各项学位工作进行系统谋划、稳步推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