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2026年MBA(工商管理硕士) 项目介绍
一、学校概况:立足苏州,多学科协同发展
苏州科技大学地处被誉为 “人间天堂” 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整合组建而成。作为一所以工学为核心,融合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拥有多重重要身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同时也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学科建设领域,学校实力雄厚。目前设有 3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 20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是学校的三大优势学科,实力长期稳居前列;“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 4 个学科成功跻身 ESI 全球前 1%,尤为突出的是 “工程学” 已进入 ESI 全球前 5‰。此外,学校还有 9 个江苏省优势 / 重点学科,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连续 4 期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并连续 6 年上榜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在本科专业建设上,67 个本科专业中,19 个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 个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14 个专业通过高等学校专业评估(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外交战略,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至今已与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90 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自 1993 年起,学校每年承办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班,累计为 130 多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2800 余名环保、能源、物流领域官员及技术人员提供培训与学历教育。2015 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的高校。近年来,学校还获批 3 项省 “十四五” 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3 项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并成功加入 “中国 — 白俄罗斯国际教育合作联盟” 等重要国际教育联盟。
当前,苏州科技大学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 “全方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为使命,恪守 “致远至恒,务学悟真” 的校训,坚持 “立足长三角,服务全中国,辐射海内外” 的办学定位。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致力于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商学院:师资雄厚,学科与科研并重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是学校培养商科人才的核心阵地,现有教职工 90 人,其中专任教师 72 人。在师资结构上,45 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比达 72%,为学院注入了强劲的发展活力;同时,30% 以上的专任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具备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视野。此外,学院多位教师入选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江苏省 “青蓝工程” 骨干教师,部分教师还被评为苏州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担任地方政府智囊团成员,在学界与业界均具有较高影响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现有在校学生 2210 人,其中研究生 251 人。学院始终坚持 “以科研促教学” 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路径,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高水平竞赛中表现优异,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银奖,以及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重要奖项。从学院毕业的历届学子,大多已成长为所在行业的业务骨干,其中不乏创业先锋、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在专业与学科建设上,学院开设了 6 个普通本科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同时设有 1 个物流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研究生培养领域,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点,以及金融、旅游管理、工商管理(MBA)3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还设有 8 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并招收 TSP 国际硕士。为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十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近年来成果丰硕。教师团队主持纵向项目 300 余项、横向项目 200 余项,其中包括 20 余项国家级项目、30 余项省部级项目以及 300 余项市厅级项目;出版专著与教材 30 余部,撰写研究报告 100 余篇,发表 CSSCI、EI、SSCI、北大核心等高水平学术论文 300 余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 20 余项、市厅级奖项 30 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省市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
在科研平台建设上,学院目前拥有 1 个市级科研平台 —— 苏州市大数据与信息服务重点实验室,以及金融与大数据实验室、管理信息与电子商务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室、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室、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等 6 个央地共建实验室平台。此外,学院还成立了苏南现代物流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创新管理与评价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名城经济研究所、苏州国家旅游标准研究与推广示范中心、长三角高端产业发展研究所等 7 个科研机构,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学院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先后举办了江苏省研究生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学术创新论坛、江苏省研究生 “双碳” 管理学术创新论坛、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数据科学与知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年会等重要学术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界交流与科研创新。未来,商学院将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为契机,进一步聚焦新商科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勇于突破、敢于担当的高素质商科人才。
三、MBA 项目亮点:特色鲜明,助力成长
(一)本土优势显著,校园氛围活跃,师资结构多元
作为扎根苏州本地的高校,苏州科技大学 MBA 项目能够充分依托地方资源,为学员提供贴近区域产业发展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机会。校园生活充满活力,各类学术讲座、企业参访、文体活动定期开展,为学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氛围。在师资配备上,项目不仅汇聚了学院资深教授、行业专家,还引入了具有海外背景的教师与企业高管担任兼职导师,形成了多元互补的师资团队,能够从理论、实践、国际化视野等多维度为学员授课。
(二)校友网络广阔,活动丰富多元,同窗情谊深厚
苏州科技大学 MBA 项目积累了庞大的校友资源,校友遍布苏州及长三角地区的各类企业、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形成了覆盖广泛的校友网络,为学员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项目定期组织各类特色活动,如企业案例分析会、行业研讨会、MBA 沙龙、户外拓展等,不仅丰富了学员的学习生活,还为学员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在共同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学员之间能够深入交流、相互协作,形成了深厚的 “战斗” 友谊,成为未来职业道路上的重要伙伴。
(三)性价比优势突出,教育投资回报可观
相较于同类院校的 MBA 项目,苏州科技大学 MBA 项目在保证教学质量与培养效果的前提下,学费设置合理,有效降低了学员的教育成本。同时,项目依托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资源,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实习、就业机会,助力学员实现职业晋升或转型,教育投资回报可观,是追求高性价比 MBA 教育的优质选择。
四、学制与收费:灵活设置,成本可控
苏州科技大学 2026 年 MBA 项目招生类别为非全日制,学制为 3 年,能够满足在职人员 “边工作、边学习” 的需求,便于学员平衡工作与学业。学费标准为 3 万元 / 生・年,3 年总计学费 9 万元,收费透明,无额外隐性费用,学员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规划教育支出。
五、报考条件:明确清晰,符合行业惯例
报考苏州科技大学 2026 年 MBA 项目的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无不良学术或职业记录;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标准(具体以学校发布的体检要求为准);
学历与工作经验需满足以下任一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且截至 2023 年 9 月前已取得毕业证书,拥有 3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证书,截至 2021 年 9 月前已取得相应证书,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且拥有 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截至 2024 年 9 月前已取得相应学位证书,拥有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六、考核要求:分阶段进行,全面考察
(一)初试:全国统考,统一命题
MBA 项目初试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时间一致(具体以教育部发布的考试时间为准)。考试科目包括两门:
199 - 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 200 分,考试内容涵盖数学、逻辑推理、写作三个部分,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全国统一命题;
204 - 英语(二):满分 100 分,考试内容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翻译、写作四个部分,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全国统一命题。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 “研招网”)进行网上报名,并完成现场确认(或网上确认),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考试。
(二)复试:院校自主组织,侧重综合能力
初试结束后,学校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简称 “国家线”),结合本年度 MBA 项目招生计划与生源质量情况,划定学院复试分数线,并组织复试工作。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素养、外语应用能力、管理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复试形式可能包括笔试、面试(个人面试或小组面试)等,具体以学院发布的复试通知为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在复试阶段需加试至少两门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重复,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成绩作为复试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联系方式:信息畅通,咨询便捷
为方便考生了解项目详情、咨询报考问题,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提供以下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332
邮政编码:215009
单位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学府路 99 号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 MBA 教育中心
官方网址:http://skbs.usts.edu.cn(可登录查询最新招生信息、复试通知等)
项目负责人:黎老师
联系电话:13402698825(微信同号,可添加微信咨询);0512-68418710(工作日办公时间:9:00-11:30,14:00-16:30)
考生如有任何疑问,可通过上述方式与学院联系,工作人员将为您提供专业、及时的解答。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