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类别简介
工商管理硕士(MBA)属于管理学科门类,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专业硕士教育项目,也是我国最早开设和广泛发展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项目,是我国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工商管理硕士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商业道德,具有企业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秉承舜帝德商理念和鲁班创新精神,掌握管理知识和数智能力,具备卓越领导和沟通技巧,洞悉行业特色和发展趋势,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聚焦“专精特新” 科技型企业成长,胜任高级管理工作的职业经理人和未来企业家。
二、培养定位及目标
1.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理论基础,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新形势;
3.具有战略思维和分析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创新力,组织领导意识和沟通能力;
4.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富于开拓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5.身心健康,美劳兼顾,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体魄,拥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三、研究方向
1.智能商务与营销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赋能的智能商务、网络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2.组织创新与人力资源:主要研究领域为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变革、领导力提升和技术经纪人等新型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理论与实务。
3.数字金融与投资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金融与公司理财、企业投融资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4.企业战略与运营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战略选择与公司治理、集团公司管理、运营管理与智慧物流供应链的理论与实务。
四、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工商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采取在职不脱产的学习方式,主要以周末节假日授课和专业实践、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实行以基本学制为3年的弹性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为 5年,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
学生修满45学分,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发表至少2篇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可申请提前一年毕业。
五、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采用名校教师、本校名师、行业领袖联合授课,实施学界、业界双导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由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核心课)、非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总学分不少于45学分,其中学位课24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实践环节(前沿讲座、专业实践)5学分。核心课程强调采用案例教学,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其它选修课至少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会计、财务、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等课程必须有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授课。
课程设置框架:
(一) 学位课程
1.公共学位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修,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必修,1学分)、基础英语(必修,3学分)。
硕士研究生凡英语六级成绩在 480 分及以上、或者参加雅思(学术类)考试成绩达到 6.5 分、或者参加托福(IBT)85 分者、或者 GRE 成绩不低于 260 分、或者专业英语八级成绩合格、或者 “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PETS-5 合格,以上条件均为入学前 3 年内有效。在以上成绩(证书)有效期内可申请免修基础英语,直接获得 3 学分。
2.专业核心课程:营销管理,数据、模型与决策,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组织行为学(双语),会计学,公司理财,公司治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必修,各2学分)。
(二) 非学位课
3.公共必修课:美育课程、体育课程(必修,各1学分)。
4.专业必修课:儒商之道(必修,2 学分)、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必修,2 学分)、专业英语(必修,2 学分)、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必修,1 学分)。
5. 专业选修课:项目管理、商业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赋能与模式创新、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模式创新、领导力、管理沟通、薪酬与绩效管理、技术经纪人理论与实务、企业投融资管理、创业管理、投资项目经济分析、证券投资(双语)、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集团公司管理、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系统工程等(选修,各2学分)。
6.补修课程: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补修课程不计学分。如果研究生之前学习过上述课程,需提供培养学院教学部门认定的成绩单,成绩≥60 分,方视为完成该环节。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
七、前沿讲座(必修,1学分)
学院邀请企(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专家,开设企(行)业发展前沿讲座。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不少于10次企(行)业前沿讲座,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前提交“学术活动记录表”,由导师考核评定成绩,达到要求者计1学分。
八、专业实践(必修,4学分)
专业实践是指研究生采用集中或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到企(行)业开展的实践活动,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实践形式可以是行业实践、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实践要求4学分,不少于128学时,每位学生至少要完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报告。研究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学业竞赛、行业竞赛等实践活动,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者(前三位),学院审核合格后记1学分。
九、学位论文(必修)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管理实践,要求从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中发现问题。学位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和文字表达的能力。要求内容充实,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论可靠,写作规范,概念清晰,条理清楚,文字通顺。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8个月,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
3.MBA 学位论文必须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改革与建设、企业管理或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导师组指导下进行。论文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可以是调查研究报告或企业诊断报告,也可以是企业管理案例及分析等;评价论文水平主要考核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及论文的应用价值。
4.论文工作按照《济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十、毕业及学位授予
1.毕业条件
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应修学分,完成必修环节,通过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
2.学位授予条件
学位授予创新成果审核依据《济南大学商学院学位授予创新成果审核标准》执行。学位授予工作按照《济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十一、其他
1.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案后执行。
2.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修订,必须按上述程序审批。
3.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4.本方案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23级开始施行,由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