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连医科大学考点公告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期间,我校考点将接纳 1094 名考生。根据辽宁省、大连市及旅顺口区考试组织工作要求,结合考点实际情况,为方便考生提前做好准备,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
候考区设在教学楼 C 区,考生需在此完成物品存放等准备工作。学校后勤管理处将为考生提供姜糖水,助力防寒保暖。呼吁在校师生(非考生及考务人员)错峰就餐,将 11:30-12:30 预留为考生就餐及休息时间。
二、教学楼封闭安排
为保障考试秩序,教学楼部分区域将进行封闭管理,具体时间如下:
教学楼 A 区 101、102 教室:2024 年 12 月 20 日 12:00—22 日 18:00
教学楼 B 区:2024 年 12 月 20 日 7:00—22 日 18:00
教学楼 C 区:2024 年 12 月 20 日 15:00—22 日 18:00
温馨提示:非考生请避开教学区,共同为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
三、考场规则
考生须自觉服从监考员等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其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秩序或危害他人安全。
凭《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主动配合身份验证、安全检查及物品检查。
仅限携带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用品或准考证注明的用具,严禁携带书刊、报纸、稿纸、图片、资料、手表、通讯工具(手机、照相设备等)、电子存储设备及涂改液、修正带等,考场内不得私自传递文具。
入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桌面左上角备查。《准考证》正反两面不得涂改或书写。领到答题卡、试卷后,须在指定位置准确填涂姓名、考生编号等信息,按要求粘贴条形码。因漏填、错填等导致评卷受影响的,责任自负。遇试卷分发错误或印刷问题可举手询问,试题内容相关疑问不得询问。
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答题。
开考 15 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入场,交卷不得早于开考后 150 分钟。交卷后不得再进场或在规定区域逗留交谈。
须在答题纸密封线外或答题卡规定区域答题,不得用规定外的笔和纸作答,草稿纸或规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不得在答卷上做标记,答题需使用同一类型和颜色字迹的笔。
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严禁吸烟、喧哗、交头接耳、夹带、抄袭等行为,不得传抄试题答案或交换试卷,严禁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试卷和答题卡放至桌上由监考员收取;自命题科目需将试卷、答题卡等装入原试卷袋并密封,经监考员核查无误后方可离场。
违反考场规则或有违纪、作弊行为的,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记入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入场及离场要求
物品存放:仅限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及规定考试用品,其他物品需在入场前放置于 C 区集中存放区。每场考试结束后到对应区域领取,物品不得过夜,需当日取走。
入场检查:建议不携带磁卡、金属饰品等,不穿戴含金属装饰的衣物,避免反复安检。可将考试用品装入 A4 透明文件袋,手持通过安检。考生需有序通过智能安检门,以正常速度单人沿中线通过,严禁触碰门板。通过后由工作人员用金属探测仪进行人工安检(八步法)。
因身体特殊情况(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孕妇等)无法通过智能安检门的考生,需于 12 月 20 日 12:00 前通过辅导员将相关材料提交至研究生院 301 办公室。
请提前到达考点,预留充足入场时间,因个人原因延误后果自负。
离场要求:考试结束后按监考员指令依次离场,领取物品时不拥挤、不逗留,对号领取。所有考试材料严禁带出考场,违者按违规处理。
五、其他注意事项
开考 15 分钟后禁止入场。
垫板不得写字,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回收,不得带出考场。
草稿纸由监考老师发放,如需额外草稿纸,需交回前一张方可领取新的,考试结束后统一回收,不得带出。
自命题答题纸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若自命题学校同时提供答题纸,考生需按试题袋要求处理;无明确要求的可自行选择,但封装时需将两类答题纸均放入试题袋。答题纸不足可向监考老师申领,装订后标注页码。
严禁将试卷、答题卡、垫板、草稿纸、答题纸、座位帖(不得写字)带出考场;严禁携带手机、智能手表、手环等电子设备。
910-919 科目(艺术考生)需携带画板,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请尽快联系研究生院。
自命题科目下发后,需核实试题袋信息是否与本人及当次考试一致,按标准剪开试题袋(可参考视频),封装时需将试卷和答题卡装入,并在密封签上骑缝签字(名字笔画需同时覆盖封条和信封)。
条形码张贴位置不确定时,务必询问监考老师。
严禁将考试内容及相关信息发布至网络。
六、考研复试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1. 过度紧张影响发挥
应对:提前进行模拟面试,熟悉流程;入场前深呼吸 3-5 次,通过 “我已充分准备” 等自我暗示缓解焦虑;将考官视为交流对象,而非 “审判者”。
2. 专业知识回答不全面
应对:遇到不会的问题,坦诚说明 “该知识点目前掌握不够深入”,并尝试从相关领域展开;复试前梳理专业核心知识点,结合热点案例强化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3. 英文问答反应迟缓
应对:日常积累专业术语英文表达,提前准备自我介绍、研究规划等高频话题模板;回答时语速放缓,确保发音清晰,若未听清问题可礼貌请求重复:“Could you please repeat the question?”
4. 科研经历表述不清
应对:用 “STAR 法则” 梳理经历(情境 Situation、任务 Task、行动 Action、结果 Result),突出个人贡献;对参与的项目,明确自己负责的环节及学到的技能。
5. 面对压力性提问不知所措
应对:保持冷静,避免急于反驳;如被质疑 “为何跨专业报考”,可从 “兴趣驱动 + 能力匹配 + 未来规划” 三方面回应,体现合理性和主动性。
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