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 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 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 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二、招生类别
硕士研究生按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 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按就业方 式分为定向就业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硕士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生 按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 择的办法就业。
我校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 制硕士研究生,可采取多种形式和灵活时间在职学习。我校全日 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非定向就业硕士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 才计划和本科阶段为公费师范生的考生除外);原则上非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考生登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招生网”查看我校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文件下载”栏目查询,复试专业课科目和同等 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在各学院网站查询。
我校2026年预计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约3300人(其中非全 日制专业学位约360人),最终招生人数以上级计划部门正式下 达的计划为准,各专业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最 终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我校《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考试拟招生人数不含推 免生人数和部分专项计划招生人数。考试招生分专业招生计划将 根据国家下达至我校的招生计划、推免生接收人数及一志愿考生 达线情况适当调整。
我校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普通计划约24 人(不限报考专业),南疆高校教师计划4人(0802机械工程2 人、0835软件工程2人);拟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约15 人,仅限报考0854电子信息类别。
四、报考条件
(一)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 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 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 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 结业生,符合我校具体学业要求的(详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目录备注说明),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
1.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 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 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 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 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 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3)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 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 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4)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管理硕士(MEM,代码125601)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4.报名参加我校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 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以外的其他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 求。
5.报考我校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代码为125300]的考生, 应掌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 事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登 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 服务系统”报名。已被招 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单独 考试。截止规定日期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其推免资格自 动失效。
五、报考程序
( 一 ) 报 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 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 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 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考生应当按规定 缴纳报考费。
1.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 天9:00 — 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参加报名, 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 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每位 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3)考生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 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 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 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 间 自 行 登 录 “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学 生 信 息 网 ”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于复试资格审查时 提供本人符合要求的纸质学历(学籍)核验材料,因考生未提供 上述材料,导致其学历(学籍)核验未通过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 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 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 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须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 其中,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的考生须在复试前向我校提 供《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限士兵)和入伍前学历(学 籍)材料进行复核。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 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 承 担 。
2.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由考生所选报考点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 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请及时关注相关省级招生 考试机构和报考点的公告。
(2)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 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 培养单位同意。
(3)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采集本人图像等相 关电子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4)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 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 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 的,不予准考。
(二)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具体时间以研招网通知为准),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 考证》使用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 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和复试。
六 、初试
1.初试时间: 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以北京时间为准。 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初试地点见《准 考证》。
12月20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0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1日上午 业 务 课 ( 一 )
12月21日下午 业 务 课 ( 二 )
2.考试方式: 初试考试方式均为笔试。各考试科目均不得使 用计算器。
3.初试科目: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 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 一)和业务课(二), 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体育专业学位硕士(代码为045200)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 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 分、100分、300分。
会计、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设置 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满分分别为200 分、100分。
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1英语(一), 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 一),302数学 (二),303数学(三),396经济类综合能力,397法律硕士专 业基础(法学),398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408计算机 学科专业基础,497法律硕士综合(法学),498法律硕士综合(非 法学)等科目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其他科目由我校自命题。
4.成绩公布:初试成绩按照教育部要求统一公布,届时考生 可登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
七、复试录取
( 一 )复试
我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制定复试办法并确定复试名单。全部复 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具体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和 实施办法将在国家公布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另行通知。不参加复 试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课笔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 计入复试总成绩。
会计、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思想政治理 论考试由我校组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根据 《工程管理硕士 (MEM) 招生领域设置及要求(试行)》(工程管 理教指委[2019]1号)文件要求,在复试阶段需要加强对报考 “125603工业工程与管理”领域的考生工业工程知识和能力的考 核。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 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详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备注说明,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不合格者不予 录 取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 “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 “退役大学生士兵”等加分政策以教育部有关规定为准。
( 二 ) 调 剂
我校将根据一志愿考生复试录取情况和招生计划剩余情况, 发布调剂工作办法。我校接收调剂生的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将根 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另行通知。
(三)体检
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体检标准按照国 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 四 ) 录 取
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 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 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 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其户口、人 事档案及组织关系等不转入我校;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 其人事档案、组织关系须转入我校。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 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被录取的新生,经考生本人申请和我校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学 资格。保留入学资格期满后,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 管理规定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
八、学制
基本学制:3年。
九、学费及奖助学金
( 一 )学费标准
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8000元/人/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会计22000元/人/年;金融、法律、 体育、国际中文教育、翻译、软件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16000 元/人/年;其他均为10000元/人/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工商管理3.5万元/人/年;工程管理2.6 万元/人/年;法律、国际中文教育、翻译均为2万元/人/年。
对于超基本学习年限期间各类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按照入 学当年学费标准的40%收取。
如遇政策调整,学费标准按照新文件执行。
(二)奖助学金
奖助政策请参见党委学生工作部网站-学生资助-奖助学金专 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等文件。 被我校录取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不享受奖、助学金。
十、培养地点及住宿情况
我校有唐岛湾、古镇口两个校区,各院(部)培养地点和住 宿安排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具体确定。
住宿: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一安排宿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 生不安排宿舍。
十一、毕业及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环节,符合毕业条件的, 颁发相应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相应硕士学位。 具体以各专业培养方案和学校有关文件为准。
十二、违规处理
考生应遵章守纪、诚信考试,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 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和公正的, 一律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 严肃处理。
十三、其他事宜
本章程其他未尽事宜或与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 生工作管理规定》不一致之处,均以教育部文件要求为准。
十四、联系方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代码:10425
学校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研招办电话:0532-86981390 86981979
邮 箱:shidayanzhaoban@upc.edu.cn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海豚MBA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